教学随想(一)

        教学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又可独立成两个子系统,即教与学。

        在“教”这一子系统中需要体现出老师的主导作用。主导主要在“导”,即“引导”。“主导”可以这样理解:抓住关键性的环节,特别是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环节来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形成的思维火花,而不是一味按照教案预设的过程来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达到预期目标,要允许学生有自主见解。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利用教材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和思维习惯是很重要的,所有聪明的老师都知道一条:那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里的课文、习题与内容只不过是用来学习语文的例子而已,就如同数理化中的例题。那么,用教材教语文,教什么呢?语文学习要“五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人,人不离时”。运用递向思维,透过一个词去理解一句话,通过一句话去理解一段意思,通过几段意思的整合去理解作者表达的一个主题,借助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去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把这个人物当成世界某一阶层、某一时代的缩影,进而去理解这个阶层在这个时代中的处境和表现。

        语文包括语言和文字,前者是口头的,后者是书面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与人有关。语文其实也可以叫“人学”。人构成社会,语文是要反映社会现实的,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

        正因为如此,语文老师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是河北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来的,贯穿了一个理念,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阅读、口语交际还是写作,教师都要紧紧把握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比如说,阅读课文时怎样调动学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口语交际怎样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写作时怎样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景思维并与写作主题相融合等等。这里不再赘述,有关大语文的教学观在网上都可以查到。只是需要慢慢领悟,要记住的是,教材是学习语文的载体,教师自己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文学习载体,比如,我们常用周杰伦的《东风破》来读修辞,用金庸的武侠小说来谈人物形象,用现代的流行歌曲来谈情景的设置等等。这里考验的是教师挖掘语文素材的能力。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拉近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而不是将语文束之高阁,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很浓厚,语文视野也会很开阔,语文素养的形成也会迅速而全面。总之,要把教材用好用活。拘泥于教材会限制师生的思维,况且从考试的角度说,中考高考的内容也不会考课文里的篇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随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