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品牌营销】品牌增长的六道逻辑:战略规划到营销布局的策略应用

品牌定位到营销,如果只从存量市场的需求来发展,最终都会受到商品、产业的价值网给局限住。只有从「增量」创造性的视角,才能真正让定位有创新突破。

因为增量的底层逻辑,来自跳脱市场框架与原有的商业模式来看,但行为的驱动本质不变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从有限边界中,创造连结网络的机会,让已有的系统中获得新增量与新系统边界。

01营销战略的「增长」来源:人性底层需求的「稀缺感」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过程,在于从过去与现在的行为数据中,来掌握未来有可能的行为,这种基于过往行为数据的营销策略来自「预测」的需求。

但是在营销上除了这一条路径,还有另一条内部驱动的路径,那就是以「市场营销为基本的战略规划」也就是说,营销不只是一种战术性思考,更是以市场为驱动的「战略」指标。

这种观点的出发,来自「真实的市场需求」。这回归到一个本质性问题,企业存在的基础,只有当企业提供的服务,有市场的真实需求,才会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因为在营销的过程中,只有从需求的存量转变到需求的增长量,才能不断驱动业绩的增长,而创造增长的过程,来自找到需求的杠杆点。

找出增长的杠杆点,则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来看,那就是 一种「欲望」,也就是内心渴望的想要,更深入来探讨,唤起真实欲望的本质,则来自「稀缺感」。

理解这层逻辑关系,就能明白,品牌的作用,不只是营销行为的需求,更是要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驱动我们的品牌策略。也就是说,没有需求,或是需求的偏误,没能打造出稀缺感的独特欲望,最终只能在存量市场上来打转。


02感性驱动理性:人是想像共同体的合作关系

谈论到品牌,第一步骤常会以定位设计,针对独有的定位,来找出品牌与用户的之间的关系。

然而拥有定位,并不代表有品牌,两者之间的差距,是「认知」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所谓的认知就是第一想到,并在之间所看到的品牌价值。事实则是实际展现出来的效果。

所以真正有效的品牌在于,认知大于事实。而这个认知之处就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因为人是想像物种,想像的概念化,往往更胜于我们实际拥有的。

例如:小时候的记忆点,最终形成一套我们的认知体系,这种回忆里的认知,就直接影响我们在选择上的依据。有时会做出偏离常态的举动,或者说是不符合事实的事情,也就是因为这种认知体系的感性价值,影响我们实际的行为。

这也就呼应到,拥有定位,不见得会有用户会买单,因为真正决定用户「购买」行为的是,我们是否在消费者的心理,发展出一套认知系统,这包含了核心价值与定位下,来双规驱动内在想要的稀缺感。


03厘清品牌的真实作用

其实会发现,品牌不等于定位,因为定位的目标,是在用户心中,成为一个标签,主要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我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服务,或者说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但这个记忆标签,不代表「我认同」,而品牌的终极使命在于,创造让客户认同你。

这也就解释道,很多短暂的爆品营销,都是有「时效性」,如同飞上去的猪,如果风停止了,还是会回归到原本的均值上。

所以品牌的作用,从「认同」的视角出发,就是在用户内心你,建立一套认知体系,这个认知体系的终极成效,就是一个商品的灵魂所在。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品牌就不是品质与广告能够展现出来,而是在认知的过程中,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承诺。

也就是以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思考,这是从理性与感性间的各种特征,以及差异化与持续性的特性,这四个角度来建立品牌的活动与价值的呈现。接着我们进一步从这个思考逻辑,进一步来分析打造「品牌认同」的特性。


04品牌的核心价值;让人选择「我需要」的引领指标

从上面的观点总结来看,定位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个标签。让人们在想到某个商品、服务时,能够「第一时间」的想到你,这就是定位的作用。

对于「品牌」来说,则是从「第一选择」来看,这牵涉到为什么要用你,以及带来什么样的效益与价值,才会衍伸出所谓的认同与偏好感。

例如:我们谈论到全球最著名的游乐园,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有可能是迪士尼。这就是定位的价值。但为什么要去,就会有好玩,愉快,独特的情绪记忆等感觉。

又或者想到咖啡店,第一个联想可能是星巴克,这个品牌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品质、质感、第三生活空间等。

所以定位带来了联想,而品牌的核心价值,则是为我们提供「为什么要选你?」的指标。


05底层需求与品牌核心价值的连结

如何创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连接到「稀缺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在核心价值上展现出稀缺感,以此来创造市场需求的增量,分别从市场环境与团队等方向来找出三个思考点:独有性、激励性、壁垒性。

第一,独有性

设计品牌的精神上,都是从无到有个过程,反过来说,通过「以终为始」的观点解释,先想像未来品牌的成果,也就是最终价值的呈现。

再从反向价值消失的观点来看,当品牌消失后,所留下的空缺是什么,这时市场的空缺价值,就不再只是从创造的观点来看,还从消费者的落差点来衡量。

这就对于我们在设计品牌上,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核心价值是什么,当这个价值消失了,等同于这个品牌或是公司也就没有了。

第二,激励性

所谓的「激励性」不是对外部消费者的激励,而是团队的认同感,是不是能够激励我们。

当有了价值后,在来回应到组织里,我们是否「认同」与「想要」,只有当内部人都相信,与认同这些价值时,传递品牌精神时,才能够真正落实在用户的思考点上。

第三,壁垒性

这种壁垒的观点,是当所有人都能够从「创造什么价值?」的观点来出发,市场最终会被同质性的价值给稀释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要想在细分领域上做到极致,以此来打造出独有的壁垒价值。

从独有性的反向思考,以及内部团队的相信与认同,再到创造价值市场上的差异化壁垒后,要怎么检视这三个性特性能够带出消费者的「稀缺感」,也就是当你的品牌与公司消失后,那些相关利益者是否会怀念。


06创造增量品牌的三阶段:描绘品牌与定位战略,到认知体系的品牌管理

最后我们从实际从战略层面,来规划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定位间的连结,来描绘出整个品牌战略的发展脉络。主要有三个描绘阶段,依序为:定位阶段、分析核心价值、发想认知体系。

第一:增量市场的定位阶段

实践的过程中,首先列出品牌定位,也就是我们想要再用户心理,成为哪个领域的第一位置。定位的过程,除了从领域的角度来看,还要从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角度来划分。

当你在存量市场做定位时,除非是创造更精细的细分领域,创造出新个稀缺与解决需求,不然在可见的存量市场中,最终变成一场有限游戏的红海市场。

只有从「增量」创造性的视角,才能真正让定位有创新突破。因为增量的底层逻辑,来自跳脱市场框架与原有的商业模式来看,但行为的驱动本质不变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从有限边界中,创造连结网络的机会,让已有的系统中获得新增量与新系统边界。

第二:找出核心价值

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核心价值,提供给消费者独有的理由来认同你,最终产生购买的行为。这个价值点的衡量来自,独有性、激励性与壁垒性的三层面来综合检视。

第三:发想品牌的认知体系

最后针对我们的定位与选定的核心价值,来描绘出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体系。以此体系来做品牌管理。

然而,不是所有商品都需要有品牌,并找出核心价值,因为在设立品牌时,往往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有品牌。

换言之,品牌的第一层效益,为消费者提供「快速」的筛选机制。这就为品牌的思考,提供检视的方式。


07识别品牌:品牌的筛选机制

为了找出检视品牌的指标,我们可以从消费者使用环境、竞争市场程度与个性化需求:

第一,消费者使用环境

什么情况下需要上网搜寻资讯来确认,更具体来讲,需要其他消费者使使用经验来验证品牌的真实性。

当某件商品或服务,存在着「资讯不对称」的状况。品牌,就成为第一筛选机制,品牌的核心价值除了是筛选出认同核心价值的人,更重要的是,化解资讯不对称的方式。


第二,市场竞争程度

当一个市场竞争者愈多,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只会看到头部的大品牌,却很难发现其他更符合个人的市场,

这也延伸出一个观点,「个性化用户」需要有个性化品牌,小众市场的需求,则需要透过,品牌来展现个人的独特价值。品牌不仅是协助你找到细分化领域的目标用户,还是建立差异化壁垒的基础要求。


第三,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需求跟「我也是」的营销最大的区别在于,理性与感性间的比重。当一个商品以功能性为导向,实际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时,就会出现一种我也需要的观点。

相对于,感性化的商品,就是一种个人形象的建立,或者说是「自我实现」的精神感。

当大众化商品的呈现已经无法创造「增量」的需求,小众化的市场,为品牌提供新的商业边界,小群化与社会化需求,并非是壁垒分明,如同人们会进入高档餐厅,也会在便利商店购买商品。

这就是不只有一个层面的需求,会从特定场景与情绪,有个性化的需求,此时品牌就能针对个性化的情绪点,来进行长期品牌的认知设计。

最终会发现,品牌与定位的核心价值,都来自我们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一套长期的认知体系。

从这些观点来看,与消费者形成深度的联系,通过品牌与定位的双轨需求,以此打造出获取长期注意力与长期认知的营销战略,最终体现出品牌的核心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503|【品牌营销】品牌增长的六道逻辑:战略规划到营销布局的策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