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课8]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崔甜甜中原焦点网络初25+中25+讲13坚持分享第464天,累计共98次(28咨)

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需要关注到来访者什么?在乎、看重、想要、期待、希望、渴望等。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忽略对方的需求,还会硬要对方这样那样,如: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秋裤叫做妈妈的秋裤。在咨询中,我们一直说要确认当事人的知觉,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我们都是如此,我们不必全盘接受,但是要有看到别人需求的能力。

一、需要

(一)需要概述

1、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需要其实就是缺。有钱了还抠门,有可能是内心缺。来访者来做咨询,相当于重新活了一回,在这里,被看到了、听到了、尊重了等等。需要是推动人前进的很重要的一个点。

2、特点:

(1)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带有社会性;有了制约,需要被满足了,才有幸福感。

(2)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3)需要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能吃饱—吃得好——有的住——住得好

3、种类

(1)按产生角度划分:

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人和动物)

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人特有的)

(2)按满足对象划分:

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食品的需要以及对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要等;

精神需要是对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科学知识的需要以及对美的欣赏的需要等。(被接纳、被尊重、被需要、被肯定、被鼓励、被支持等)

(二)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是指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女人就像家里的空气,有她不显,没她不行。男人就像家里的承重墙,有他家就在。

例如:当一个人很饥饿时,那么他极需要食物。假设人需要工作的薪酬来生存,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低级需要,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例如:一个工作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受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3)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爱与性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等同,性行为不仅来自于性欲,而且受爱和情感需要的支配。

例如:人们积极社交,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4)尊重需要应用

尊重需要(Esteem needs),指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得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创造力。缺乏自尊,使人自卑,没有足够信心去处理问题。

例如: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5)自我实现需要应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已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在人生道路上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如:运动员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第一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此更好地工作。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2、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

(2)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开始满足上一层的需要;

(3)某层需要无法满足,就会停留于此,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4)追求高层需要受挫会退回低层需要;

(5)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当来访者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时,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听,保持稳定的状态,好好地听他说,好好地接住他,稳稳地接住他,给他足够的好奇、尊重。

重复说会不会有点强迫症?强迫是自我纠结,自己和自己掐。强迫和反强迫是强迫症的特点。

二、动机

1、定义: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2、需要(基础)——内(内部)驱(驱动)力(力量)——诱因——情绪

我们可以有情绪,可以有沟通,但是不能带着情绪去沟通。

习得性无助:从一次次失败的学习中得到的无助感,躺平了,不做反抗、也不努力了,不挣扎了。

3、动机和活动效率:呈倒U型关系

4、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动机:由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也叫作驱力或者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等。

社会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如交往的需要产生交往的动机。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有意动机:能够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

无意动机: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活动目的的动机。

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如:定势的作用。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

三、能力

(一)能力概述

1、定义: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种类:

(1)按结构划分:

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成某种特殊领孩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按先后天划分:

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的票赋。所以,它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3)按领域划分:

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智力。

操作能力是指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手工操作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从事社交的能力,如与人沟通的言语交往和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4)按创造程度分为: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

再造能力是指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高和低)

100±16占68.2%;100±32占95.4%。

大于140,为超常儿童,1%;

小于70,弱智儿童,3%。

2、能力类型的发展

人们在能力的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例如,有的人听觉灵敏,有的人视觉发达;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想象力强;有的人善于分析,有的人善于综合;有的人音乐能力强,有的人乐于绘画。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的人很小就表现得非常聪明,能作曲,能写诗,有极高的运算能力,人们常把这种儿童叫“早慧”“神童”;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创造出成果。大器晚成的人既可能是因为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也可能是因为早期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还可能是因为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的因素——决定了范围和限度

主要指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技能的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决定了遗传绝对的范围和限度内实现的具体程度。

四、人格

(一)人格的概述

1、人格的定义: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和个性通用。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每个人的遗传因素不同,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2)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一个具有大公无私品格的人,他一定是廉洁奉公、乐于助人而绝不会是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的人。这些人格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3)稳定性: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功能性:外界环境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其人格的烙印。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面对同一件事,有的人从大局出发,首先顾及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有的人则首先考虑自己的得失,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所以,人格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受到的教育的影响,这就是人格的社会制约性。但是,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必然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所以,人格又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气质

1、定义: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2、气质的类型

胆汁质: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脾气暴躁                   

多血质:活泼好动,行动敏捷,行为外向,注意力容易分散             

黏液质:反应速度慢,行为内向,踏踏实实,不善言谈   

抑郁质:多疑多虑,行为极端内向,胆小,孤僻                   

3、气质类型学说

(1)体液说

(2)体型说

(3)血型说

(4)激素说

4、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落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能接收刺激的强弱程度,以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有强弱之分。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均衡,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或抑制占优势两种情况。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有灵活和不灵活之分。

表:神经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5、气质的特性

(1)感受性和耐受性

(2)反应的敏捷性

(3)可塑性

(4)情绪的兴奋性

(5)指向性

6、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5)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   

(三)性格

1、性格的定义: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对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人格特征。【对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人格差异的核心】

2、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结构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自觉的进行调节的特征,可从意志品质的四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一个人的情绪对他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包括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依存性;思维活动的准确性。

(2)性格的动态结构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1)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3)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 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2、联系:

1)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2)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

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五、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动力理论

(二)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三)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个人所独有的、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

个人特质因特质在生活中表现范围的不同,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强渗透性),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

次要特质:只在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3、艾克森人格问卷

4、大五人格模型

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提出一个人格的大五(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课8]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