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0思考获取智慧的两种模式

思考获取智慧的两种模式

       今天听到一个例子:有人同时给黑猩猩一根金条和一根香蕉,结果黑猩猩选择香蕉。当我们取笑黑猩猩选择了香蕉,而不知道金条可以换到更多的香蕉的时候,可我们又会有多少人会在金条和智慧之中选择了金条,而忽视可以换来更多金条的智慧呢?

        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是到了三十多岁才突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冲动,才会对终身学习产生认同,可能是“眼红”,看到了别人通过学习知识得以智慧,再反馈到生活的富足。所以就抱着“知识就是财富”开始了这趟“苦旅”,但在路上却又“有用论”至上,终其精力寻求获得智慧的“捷径”,期盼成为一名智者,成为那个可以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成为生活的赢家。这样的心态行为对错好坏且不论,但至少没有成为选金条不选智慧的那个人。

        那怎么才能拥有智慧?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里对智慧进行了定义,即:“智慧在于适应环境与优雅地诠释经验。”他从“存在”和“传播”给出了智慧的定义,而这可以理解为是拥有智慧后的展示,或者说拥有智慧的目的。

        我们用“学习”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过程,就是在观察行动与结果联系的基础上改变行动或行动规则的过程,如果改变是改进,那么学习就促进了智慧增长。而对于学习,马奇列举出了两种模式: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

        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比如,学骑自行车,我们无需知道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只需模仿别人如何骑行,复制就能学会。这种学习模式,基础是复制成功,最常见的是复制给你带来好处的规则和行为,远离给你带来失败的规则和行为。试误、模仿、天择是低智学习的三种机制,这种学习、人会在,动物会做,就连植物也会依据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高智学习,是指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比如人们用理论模型去分析问题,理清因果,然后去演绎指导。这种学习模式最常在人类中出现,只有人类才会深究因果,总结经验,用文字、符号加以记录,进行传播。比如查理・芒格通过综合对历史人物、公司案例的分析,以及各类心理学与数学知识,最后总结出人类误判心理大全与投资清单。这类力图理解因果结构——人是怎么失败的,并且用其指导今后投资行为,这是高智学习。

        马奇给出的这两类学习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可取处,各有局限性。对于我们获取智慧有哪些帮助呢?

        我就从读书的角度来梳理一下能对自己有所改进的考虑。与我而言,读书,一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二是为了探究本质而读。对于前者,用低智学习的模式,复制成功的过程即可,即:①搜集整理解决问题的行动,并选择一个付诸实施;②记录结果评定成败;③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至于这些书,用过即扔也无妨。对于后者,用高智学习的模式,耐心破解“模型”,认真解读“故事”,确实搞清因果结构,并复制成自己的故事+模型。如果归类到了这类书,就需要时时翻阅,咀嚼回味。

        再回头,其实所说的学习模式虽有不同,但方法只有一种——复制。区别在于,低智学习是在不求甚解中复制成功行为,而高智学习是在搞清因果后复制底层逻辑。我们要在“复制”中做到全面、贴合,才能实现高效学习,持续改进,有效增长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21/100思考获取智慧的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