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逍遥

图片发自App

人家的假期余额不足已经提前两天就预报了,而我的今天才开始倒计时。

我觉得我挺幸福的。

讲真话,我必须得这么想。

✍窝在酒店里五天,基本就是回归“封闭式”——楼上窝屋里看剧、写字,学各种文艺知识。楼下出去拧外卖,活动活动筋骨。避开人群,避开一切通迅干扰,似乎是要归隐。

    一旦真的消停下来,能想的事情,能做的事情统统都清晰立体了。最近日子是过得太闹腾了,结果是真的有点“乐极生悲”了。

    我还是喜欢清静安定。

✍知乎上有人求助:总是容易嫉妒别人。嫉妒完了又懊恼自己的这种不正确的行为,可是又找不到解决办法。

    于是又好为人师的多嘴了几句:直接地就给对方来了“一刀”——你强烈的嫉妒心会不会是你过于自卑所导致的。

    嫉妒是多么正常的情绪表达。可是这量要是过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在《被讨厌的勇气》说过: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相应的也给出了解答: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青年:“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

      哲人:“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 via  《被讨厌的勇气》)

      关注的那些可人的博主们,将自己的日常过得满满当当,华华丽丽,我也好羡慕,好嫉妒呀。可为什么同样的我现在时间自由支配,但却依旧还是大量的荒废和虚度。

      我在干什么?是我想“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还不够还是下定了“不想改变的决心呢”?

      真的,做的远远不够,甚至还没有挨到边。这是需要深刻反思和反省的。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via 《被讨厌的勇气》)

      你就是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书中告诫世人: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

      说实话,看到这里时我也是充满疑惑和诧异的,你明明就是觉得对方很无能,他的存在与否并不会给你带去多少帮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呀,但是作者拿“自己的母亲”作例子。假使某一天你的母亲遭遇横祸不幸离世,你最后希望的是不是只要母亲好好的在你身边活着就可以了,让你每天可以见到她你就心满意足了呢?

      母亲的存在就是她最好的价值,也是“我”能获得的最大“勇气”。

✍凌晨这个点对面竟然有客人入租,而且素质有点低,弄出很大的声响,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似乎“国民素质堪忧”这件事是公认的了。

      当自己是背包客住在廉价的旅店里好了。这样想倒也很接地气。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via《被讨厌的勇气》)

      父母总以爱之名强行的介入子女生活,将自己过往的经验体会再次进行灌输。总是担心这个,又害怕那个,试图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无公害的生存环境。却往往忽略了人也是动物这一基本特性,而且人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那个位置,所以孩子要的不是你时刻为他创造的一个“和平美好”的假象,而是让他去直面参与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让他自己去选择和决定,让他自己去走。

✍偶遇一家幽静文艺的面馆,依旧点着那道变着花样却从未改名的面——酸汤肥牛面,然后自己又会再多加一份辣和醋。

    依旧不变的口味。

    世间依旧唯美食不可辜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后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