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我们的愤怒都是为了服务“目的”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青年在咖啡店看书的时候,身上狠下心买的新衣被服务员不小心弄脏了,于是大发雷霆,鉴于自己从未在公共场合失态过,觉得自己之所以失控愤怒是因为被洒了一身咖啡的“因”。并不存在什么“目的”。

也就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情绪的无法控制,觉得都是因为当下情况发生的不可力抗,与我们自己无关。

        哲人也说了个故事,母亲和女儿正在大声争吵,这个时候,电话响了。慌忙拿起电话声音中还带有丝怒气的母亲,意识到打电话的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语气立马变得彬彬有礼,母亲客客气气的和老师谈了5分钟挂电话后,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这个转换过程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到,其实我们的情绪是可以“及时转换”的,我们可以将它收放自如。可以在接电话时收起,也可以在挂电话后再次释放。愤怒高声吼叫的目的,在于震慑住女儿,觉得这是一种可以让女儿“听话”的手段,让女儿听自己的话才是最终的目的。

      青年在愤怒的时候,也并不是受怒气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有怒气。因为觉得大发雷霆之后,才能震慑住服务员,让他认真听自己的话,这是目的,为了服务这个目的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

        母亲也不是因为怒气而发脾气,而是为了发脾气震慑住女儿而有了愤怒的情绪。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外界因素让我们自己的情绪产生,进而影响了情绪,情绪没法控制就产生了相应的行为。
实际上,我们都是为了用自己的愤怒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


愤怒的情绪成为了我们很好的“工具”

学会表达,温和表达,真的是是一门必修课

        上个周末,我和先生吵了一架,其实也不叫吵架,我觉得起码具备相互责备、不满、言语攻击、情绪攻击这些对立性的因素才叫吵架吧~可是吵架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还是吵了一架。

      确切来说是相互之间的情绪释放更为妥帖,因为两位吵架者初衷不在伤害对方而是为了表达。为什么呢?

        因为我让他做事情他拖延没做,同时还在做其他我不喜欢的事情,于是我就有了愤怒的情绪,这个情绪不是没有由来的。实际上是为了以“他错”之名,行“控他”之实,咱们所有的情绪都是为了我们心底里的那一点“目的”而动。

因为我心里认为,只有这样愤怒的情绪才能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才能让他知道我生气了,有情绪了。

        很明显的,在情绪释放的过程中,我还能想我咋那么苦啊就能看出来,这个情绪来的真的是挺“无奈”的。

        所以在发现他的行为并没有因此变得我期待的温和这个目的后,我自然而然的转变了策论,自己主动离开了,然后几分钟后我完全不受之前的“愤怒”“难过”“伤心”等等情绪的影响,还看起了书,这时候,他的行为也跟着冷静了下来。

往往盛怒中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为了让对方的行为跟着自己的反应变化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一“目的”。反而还觉得增加了“委屈”在里面。
等冷静下来,会发现,其实沟通的方式和达成目的的方式,真的是取决于自己。和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并不在事情本身。

                    ٩(๑^o^๑)۶

...本文结束 ...

你可能感兴趣的:(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