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一趟精神的集体旅行 ——建构主义的视角

       一直以来,语文学习存在一种现象:不少课文的阅读成了过眼云烟,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涵盖量太大,太杂,从知识内容到情感态度到过程方法,我们一节课想灌给学生的东西太多,学生疲于接受,却无力消化。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就成了大量的做题,但是真正对他们的心灵和精神产生震撼的东西太少。有句话叫做,“精神与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阅读就像一趟精神的旅行,尽管全班同学的目的地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人在路上看到的不同,感受的也不同。我理解的高效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基于个性,并且各有所得。下面以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灵魂》一课为例,说明我的阅读教学理念与实践。

一、课前独学,旅行前的准备

        旅行路上会遇到什么是未知的,这也样让旅行充满了惊喜与乐趣。我们要做一些准备,但不要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前提就是把知识还原为意义开放的文本,知识是个体建构的结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课前独学应该有指导,但这种指导不应是某种思维定势。如果一开始就硬性的将学生的思维情感定位于某一个方面,那就束缚住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了。我们设计的导学案也好,课前预习也好,应是一种开放的、整体的、鼓励独立思考的问题。

        例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灵魂》一课中,先给学生播放武汉市的道德模范“人生只在奉献二字”的吴天祥、“背父上学”的黄来女、“鼓舞妈妈”杨小玲、“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信义兄弟”刘东林、“轮椅上的微笑天使”董明、“割皮救父兄弟”刘洋、刘培等人的事迹简介的视频, 并提问: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人?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在学生独学之前, 在多媒体上出示给阅读议论文阅读的方法,例如

        分清论点和论题、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辨析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分析文段结构作用(开头段作用、结尾段的作用、关键句的作用)、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等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阅读哲理性议论文的方法后再让学生独学,学生的学习就不至于留于盲目.有了这些旅行前的准备,就等于是发给了学生一本<<旅行须知>>,学生在后面的旅行中就有了拐杖与方向。

二、小组群学,旅途上的同伴

       为什么要小组合作?因为根据社会建构主义,人的高级心理只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比如道德、概念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等。在小组群学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们共同阅读,互相帮助,交流答案与心得,好像一个旅行团的人在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在本环节中,学生第一步将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互助解决,第二步将小组内实在解决不了的,或者将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交给老师。“群学讨论”环节教学的高效性具体体现在基础字词、作家作品简介,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等知识学生已经通过独学完成,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优异生”在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问,能提高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虽然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一些,但发现或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让“学困生”提问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加紧对他们的鞭策,使其惰性得以逐渐消除,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这一环节最大的亮点就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与文本对话,就包括了提问、质疑和批判。贝弗里得说:“确切的陈述问题又是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

三、全班讨论,旅途中的篝火晚会

      就像在旅途中需要一场篝火晚会来把气氛推向高潮一样,阅读教学中也需要把全班学生调动起来,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相互学习。因此,教师要选择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在全班内共同解决。经过前面的独学思考,群学讨论,教师将学生的疑问进行归类,最终在课堂上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①文中的灵魂生活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作者如今已是知名作家,却还羡慕那个埋头苦读的少女呢?

③全文三个举例表意大致相同,是否各有侧重?是否证明不同的分论点?

④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与平庸,请结合实际谈谈。

      这四个问题从整体感知到重点把握,层层深入。完全符合中考现代文阅读二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标准。第一题是“训练”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二题是“训练”学生概括本文包含的情感态度;第三题是“训练”学生鉴赏文本的表现手法;第四题是“训练”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意蕴。这里的“训练”一词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种训练题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是他们的自发需求,而非老师的强灌硬塞。

      在小组展示时,教师也可以将以往的单纯的口头展示或者书面展示进行变化,设计集中新颖有趣的展示方式,例如深层次的多元展示——擂台战。教师将展示环节设计成为“擂台战”,确定“擂主”与“挑战者”,一个小组摆擂,其他小组进行挑战;省时间的高效展示——访客游戏。教师将小组成员划分为“接待者”与“访问者”两种角色。接待者负责向来访客人介绍本组的成果,并接受他们的提问;访问者负责外出到其他小组学习交流,每个访问者负责访问一个小组,然后回到本组分享访问收获;更灵活的书面展示——漂流本。各个小组将本组的学习心得整理后,记录在漂流本上,然后将漂流本交给其他小组传阅。

四、学后反思,沉淀旅行的收获

        个体由于经验、思维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关注重点不同,建构出来的理解也不同,世界因此而多元、精彩。阅读教学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从同一个文本中收获相同的东西,相反,应基于个性,各有所得。就像旅行后每个人写日志都会不一样。

        有的学生可能从文中体会到要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明白了具有高贵灵魂的人是指有思想品格和精神追求;有的学生可能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方法,例如结合作者的感情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有些学生可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突然获取了学习的自信与动力;有些学生可能通过老师设计的教学步骤总结出阅读哲理性议论文的方法,即从整体把握到难点探究等等。所有的学生只要本节课有一个方面的所得,其实就是有收获的,有价值的学习。并不是高分的学生就有收获,低分的学生就没有收获。

五、教师的角色,只是导游

      在旅行中,少不了导游的组织、引导、照顾。导游需要首先了解游客的情况、需求,然后合理安排行程,一路上补充相关知识,活跃气氛,促进交流,为大家提供帮助。但谁也不需要把导游当成知识的唯一来源,不需要和导游的理解一模一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好像一个导游,最重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特别是方法上的指导。

      比如编写导学案,按照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编制与这些目标有关的导学案,让学生去做。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应该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先学习,根据自己学习的不足,再决定教师需要教什么,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学生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键字词的使用情况,充满哲理的语句的构造方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具体表达方式的表达效用,不同文体的结构规律,不同题材的表现原理以及主题生成的基本依据等等。经常这样做,能使学生养成研读的习惯,体验研读的成效。

     在合作、讨论的环节,教师基本上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点各有侧重,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高效的。在整节课中,教师侧重三个方面的教学,一是学生从文本学习中的知识所得,二是学生上完整节课的态度所得,三是跳出文本外的学习方法所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模式中看到很多不同于传统优质课的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和效果。例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灵魂》的三维目标是:1、理解文中“灵魂生活”的内涵,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2、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从不同侧面举例论证自己观点的写法;3、领会文中一些语句深刻丰富的意蕴,感受课文隽永、蕴藏的语言的风格。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达成了课前预设的三维目标。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数学是可以将掌握的一个定律运用许多的题目中的,但是语文则往往需要许多的阅读才能总结概括出一个方法或者规律,是属于需要“举三反一”的学科,所以,语文课堂重要的是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交给了学生多少阅读的方法,这个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教学是一趟精神的集体旅行 ——建构主义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