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登上奥运会开幕式,一夜爆红的林妙可,今年21岁了。
前两天,林妙可在一则采访中,首次回应假唱争议,再次引来不少人围观:
来源:界外
采访中林妙可直言:“奥运会改变了我的命运。”
讲起过去的12年,她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样子,和之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
那段经历,曾经把她推到风口浪尖。
“3年级那年,家里人有考虑,要不要中断之前的广告拍摄,把重心放到学习上。
结果没有想到奥运这件事,自己突然间红了。”
也正是那段爆红的经历,让林妙可一时间被家长推进了成人世界的纷争。
我们说,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负责任的家长,会帮孩子摒弃诱惑,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向,
但回首往昔,很可惜,林妙可的父母不是。
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懂得取舍
回望林妙可走过的这些年,常常让人叹息:
孩子在本该单纯的年纪,却被利益熏心的家长过早“催熟”。
妈妈刘喆平,在发生“假唱事件”后,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把林妙可保护起来,反而趁着蹭蹭上涨的流量,利用孩子做起了捞钱的买卖。
导演王为念在某档节目中爆料,刘喆平借女儿的名气趁机加钱:
两百块钱,在孩子面前非常娴熟得就收了。
爆料后来得到了证实,王为念曾请了当时两个很火的童星,迎接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男孩是黄毓嘉林,女孩,就是林妙可。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林妙可学会了模仿大人,还被鼓励、指导着适应娱乐圈的生存规则。
参演《37》时,父亲林晖暗示林妙可,“刘晓庆是中国最大的美女,演技非常好,爸爸可是她的粉丝。”然后很快,林妙可就和刘晓庆成为了好朋友;
余秋雨参加《37》的试映时,家人更是推搡着林妙可,去索要签名和合影。
当时网络上爆出的新闻,光标题看着就让人唏嘘不已。
“14岁林妙可学习成绩倒数,懂得主动结识名人”。
14岁,“玩转”娱乐圈,林妙可像一颗被“催熟”的果子,该做好的学习没做好,不该有的成人世故她有了。
演员濮存昕曾直言感叹:
这个孩子应该停一停,把她已经会的那一套忘掉,真正像个孩子一样去上学和成长。
只可惜,不是每一个家长都称职,都能帮孩子做出正确的取舍。
我们说,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除了自身才华,还有父母的教育态度。
同样是一时间爆红网络,钟美美妈妈的理智选择,引来无数人称赞。
钟美美,因为拍摄模仿老师的短视频而被大家熟知,当视频火了,广告商和经纪公司蜂拥而至,甚至开出百万代言费时,
钟美美直言,“钱是有一点打动我,但我妈不让。”
“现在是学生,还没到挣钱的年龄,就不需要挣钱。”
这是钟美美妈妈的育儿态度,也是千千万万个负责任的家长心中所想。
为了保护孩子不受网络恶评的裹胁,她还让钟美美主动下架了之前的视频。
其实,生命中所有的馈赠,都暗中标注了价码。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和金钱,家长不盲目、不短视、不虚荣,坚持让孩子“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态度里,早就藏好了孩子的未来。
金钱和学习,孰轻孰重,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都该有的取舍。
林妙可妈妈接受采访时说,“林妙可什么都跟我说,手机密码我也知道。”
言语里透露着病态的自信,觉得这种亲密无间是关系好的表现。
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主意识已经早已被阉割,“听妈妈的话”成了林妙可最常做是一件事。
我不是我,这些都是你替我做出的选择;你不是你,我已经成了你的替代品。
相反,钟美美妈妈支持孩子的兴趣,也会给一些模仿建议,只要不影响学习,就不会过多干涉,至于手机密码,她不知道,更不强求。
孩子的这一点私人空间,还是要有的。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隐私的开明家长,更能养育出有主见的孩子。
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未来的路
宫崎骏曾说:
“童年不是为了长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了童年本身、为了体会做孩子时才能体验的事物而存在的。”
可惜,在林妙可父母眼里,童年本身哪里比得过金钱利益,更别提能重视学习了。
2008年秋季,林妙可缺席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为了参演电视剧《北方有佳人》;
2009年,林妙可进入新版《红楼梦》剧组,出演幼年林黛玉,被爆遭某高官潜规则;
不管是真是假,但一个不过10岁的孩子,就被贴上娱乐圈这种惯用的炒作标签,总让人很难不去指责监护人的失职!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林妙可的父母不以为然,继续把女儿往利益链里推。
13岁,在酒吧献唱;14岁,和37岁男演员商演感情戏......
图源:《仙女湖之墨仙》
对此,林妙可母亲在接受《人物》专访时解释说:
“奥运结束后,找上来的特别特别多,加上妙可本身还是喜欢表演、拍广告这些,我们也就没有完全推掉,周末之类会让她去参加一些。
她到了拍摄现场,都是马上会特别开心,特别兴奋,你看着孩子那么满足,你也很难不让她(做这个事情)。”
一句“孩子那么满足,你也很难不让她做”,潜台词似乎在说“这是孩子的选择,我没逼她。”
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是受到父母的暗示、一再鼓励,她真的有能力选择未来的路吗?
这一点,值得深思。
后来,我们也看到,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被压缩,成绩不出色的林妙可,无缘北电。
再次应证了那句:
“再好的天赋,也会输给努力。”
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或许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冲在前面,但那些被尊重成长规律的孩子,才能真正走得更远。
再看同样的年龄,选择不同方向的杨沛宜:
奥运会过后,杨沛宜很少露面,即使偶尔出现,也都是公益性质,参加是为了女儿能够多见世面。
比如,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与张学友、李云迪同台,参加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杨父是拒绝让孩子过早进入演艺圈的,所以当有唱片公司建议他用女儿名义开微博,赚取一波红利时,杨父拒绝了:
“小孩子看到的世界,应该在小孩子范围内,不要涉及成人的世界,会对心灵造成冲击。
有一些信息,别人的议论,小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一样,如果有偏差,或者大人开导不够及时,对孩子的后续发展很不好。”
深以为然,孩子的年纪,就该保持孩子的童真,做孩子该做的事情。
杨父不会给女儿接商业事务,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她的梦想。
努力和收获终究是成正比的,看看杨沛宜这一路走来,就是最好的答案。
2009年,加入了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被誉为七大童声合唱团之一)。
2012年,凭着自己的嗓音,跳级进入了杨鸿年合唱团。
后来,从重点初中人大附中实验班考上了重点高中北京八中国际部。
2017杨沛宜在广州参加了USAD China 2017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国赛,并成功晋级,赴美参加决赛。
杨沛宜(右一)
去年,杨沛宜还代表北京八中,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NEC全美经济挑战赛,以满分成绩获得经济创新团队总分第一名的奖杯,同时,也拿下一枚个人金牌。
杨沛宜(左二)
两个女孩,同样的起点,却走出了相反的道路。
难道杨沛宜就没收到过商演邀请吗?有,但杨父都帮女儿推掉了,他选择让杨沛宜安心学习,过普普通通的童年。
家长有责任,在孩子被“光鲜亮丽”迷魂头脑前,及时制止,守护住孩子该有的那份简单。
后来,《人物》要给杨沛宜做专访时,杨父选择拒绝的那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女儿未来有无数的可能性,但是现在,她需要过她的15岁暑假。”
不得不说,正是杨父的这种理性和睿智,给杨沛宜带去了无限可能。
他相信女儿有自己的花期,也默默呵护着、陪伴着女儿,迎来最美的绽放。
目光长远,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两个孩子身上,都留下了成长的痕迹。
林妙可的父母,以牺牲孩子童年和自由作为代价,将孩子推进了名利场;
杨沛宜的父亲,把命运送给女儿8岁时的玩笑,精心地包装成了一份礼物。
这里藏着的,是父母的远见。目光长远的家长,能给孩子撑起一片天。
12年过去了,林妙可从那个努力装得像个大人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少女。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路走来,她却从未远离过中伤和流言。
都说越早熟的孩子越晚熟,未来,希望林妙可能洗掉一身父母带给的社会风俗,活出她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