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细节》

平常听完公开课,老师们在议课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这节课的确很精彩,但如果平时都这样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会一塌糊涂。”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总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却道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现在,我可以套用女儿的话来回答了:“如果平时每节课都上得很精彩,对于早已审美疲劳的学生而言,还存在精彩吗?成绩不一塌糊涂才怪!”

原来,每个人皆有内在的生命节奏,即其身心状态按一定的规律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当这种变化与外部世界的节律相一致时,彼此和合共振,生命之美便无处不在,反之,生命则会处于失调、紧张乃至疯狂的状态。对女儿来说,重复即单调,这有悖她生命内在的日节律。对学生来说,每节课都精彩即不精彩,因为他们的身心里都藏着一个日节律、周节律和四季节律,天生就与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合拍。

看来,人之喜新厌旧,乃其心理调节机制在起作用,我们用不着动辄拿起道德的武器征讨之,而应研究之,遵循之,应用之,比如,我们平时上课不可能节节都如公开课那般精彩,但如果在一定周期内,比如一周,或者十天半个月,精心准备一节“类公开课”,一定会深深吸引学生,从而给他们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记忆,即使在此周期内的其他课都很平淡,甚至有不少枯燥的练习,学生依然会觉得你是个很会上课的老师,所以乐意学,如此一来,学生的成绩就不可能一塌糊涂了。

仔细一想,美好的教育,无不奠基于与每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相应和的节奏之中。

思考:再好吃的饭菜,经常吃了,也会出现没有食欲的时候。心理牵引着生理,经常吃就没有了新鲜感,引发不出进食的情绪。适时地掌握学生的节奏,也是一种教育技巧。有教育的节奏意识,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家长适当与学生保持距离感。距离感可以包括以下三种:1.时间维度的距离感。对于孩子小的时候,比如1--6岁之间,他们喜欢父母的陪伴,喜欢父母的唠唠叨叨。但当孩子12—16左右的时候,如果我们家长还是喋喋不休地对他们,他们就会感觉到厌烦。这时候闭嘴是最佳的选择。2.心灵维度的距离感。也就是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我们应该成为学生“最亲密的他人”。我们教师或者家长不能总是以“我是对你好”为借口去干扰孩子的正常思维,去绑架孩子,应当适时、适度的去放开。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3.专业维度上的距离感,即现代教师或父母应警惕: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想象力和原创力为代价,把教育纳入功利主义或意识形态化的节奏之奏。同时,这也让我想到了周一在班里尝试用新的方式合作学习,孩子们兴趣浓厚,精神十足,完成度也很高,那么如果天天如此,是否也会产生厌倦心理?教育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多种方式的随机运用,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育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