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听……

这几天一直在训练静心。安静地聆听,不带情绪的聆听,理智的表达。只有不带情绪,才能真正听到看到对方的世界,才能走进去链接。

从8月邀请父母一起出游,到9月母亲来工作室帮着打扫做饭,三位老人正式与我们同住,也开启了我们中年后,赡养父母、陪伴他们一生的旅程。

已经整整二十多年,没有和父母长久朝夕相处,吃喝拉撒睡,一点点地适应。他们老了,我们也不年轻了。

儿时,我曾那么强烈地渴望离开他们,逃离指责、打骂,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安静地过一生。当成功离开他们后,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地方,不想看到听到那些声音,不想触景伤情。于是,真的就一个月、几个月才回家一趟,甚至连电话都懒得拔通。享受着自由与清静,做主的人生苦也乐。

在外求学、求生,恋爱、结婚、生子、创业……自由蹦跶了二十多年。当尝尽人情冷暖时,却惊奇地发现,父母给的那点委屈有另外的价值,我能忍,能容,能坚强地重头再来。原来,儿时的磨炼,让我心中住着“委屈的小孩”,同时也住着“勇敢地小强”!

当我为人父母,为人伴侣,渐渐地,开始从人性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去解读当年的父母。理解了当年的他们,有自己童年的创伤,有未被满足的尊重,以及他们不懂得如何更好的表达。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文盲的农民夫妇,很努力地种田打工,养家缴学费,已经尽了他们所能,做到了最好。他们没有放弃我们,没有抱怨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偶尔对我们发点脾气,动个手,那是他们化解内心痛苦的一种方式,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一定不会舍得。

想起母亲肩上的水泡,血水粘着衣服仍旧咬牙挑土方,双脚底全是硬硬地老茧还在继续奔走,一双袜子穿了十几年……想起父亲在大冬天敲开冰块开工,每天骑行几十公里打工,早上五点起来生炉晚上十二点打烊……他们用勤劳换取财富,只是因为没有文化,不懂得用人,更不懂得投资。他们一辈子赚的钱,99%全用在了孩子们的学习、出嫁上,没有积蓄没有退休金。老了,守着几分菜地,每次来城,不是提油就是拎菜,空手而来会让他们觉得对不起子女。他们从来没有开口问子女要过一分钱,子女给,他们推来推去才肯收。

几年前就与先生商议,一定要换个大房子,把三位老人接到身边,趁他们还能走能看能听能吃时,出去游一游,并且给他们一些事,让他们觉得老有所为,很有价值。等他们再老一些,绝不送养老院,我们陪着,洗洗弄弄,照顾着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

理想很美好,在相处中,难免会勾起价值观碰撞,尤其会让我再次浮现当年被打被骂的挫败感……当然,我不再是当年的我,每次勾起时,恰是疗愈的时机。停下来,我用文字梳理,与情感对话。这些年,潜修心理学,真的成为了“自己的心理师”。通常,很快能调整过来,看向长辈、看向爱人、看向孩子,看向梦想与责任,当下、未来才是真。

亲爱的,静静地听,用心感受……这是拉近距离最好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下心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