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能任性,健康才是底线

   今天在上看到了王振普先生的文章《攻击作家的歪风可以休矣》(见附件),怀着尊重的心情认真读完,有一种莫名的复杂感。王振普先生维护当今网络生态文明的用心良苦,可以理解和肯定。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发言权利和渠道,但是,讲究网络文明,杜绝人身攻击是非常必要的,王先生的发言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王先生把群众积极参与对文化领域丑恶现象的批评,归结为民族劣根性的说法,显而易见是一种错误的成见。
 
   我们承认有的网友发言水平有限,甚至超出了底线,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如果谁触犯了法律,应当自负法律责任。但是,文化领域被一些劣迹文人和劣质文化践踏的现象,不是谁说没有就没有的,明明就摆在那里。
   
    以贾浅浅事件为例,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文化领袖的子女,也算得上是一位公众人物,以屎尿入诗,的确是对文化艺术和大学教师身份的亵渎,其根本上,是对传统文化失去了敬畏心,玩过火,忘记了根本,也忘记了自己,更忘记了贾平凹先生对他的期许,是非常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并不是什么恶作剧。如果她喜欢玩这样的恶作剧,就应该得到社会狠狠的批判,是不冤枉的。但是,网络上对贾平凹先生的攻击不是没有,但并不多,作品是一个人的座右铭。批评的居多的是,那些为了浅浅同学开后门、发奖状、硬说屎尿美屎尿香的人。

    当今文化领域的丑陋恶毒事件层出不穷,这是激起民愤的关键。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不是哪些人说了算的。有毒有害的东西,老百姓也能辨得出,用不着多少文艺细胞。文学创作者永远不要自觉高人一等,《诗经》算得上是诗的鼻祖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文人们的创造,她来自于民间,是老百姓集体的创作。老百姓不懂文艺,但就认准一个理,谁说屎尿是好诗,老百姓就说他是神经病,或者舔腚官。谁欣赏小黄诗,请谁裱起来挂到自家中堂上去!还有什么丑书大师、抄袭大家等等,既然你祸害文化艺术,就别埋怨别人批评的重一点。

    诗言志。这是不争的定论。但是,所言之志,应为引领真善美的大志。不然 ,即使再动真情,也算不上诗。我喜欢猫,但是猫发情时的叫声,实在跟诗情画意搭不上边。譬如孔雀,轻盈美丽,但谁要硬说它的叫声多么优美动听,我只能送给他无知的标签。任何事情一码归一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自己喜欢的味道,只要不拿出来影响别人,别人是不会理会的。但是谁要是把一些丑陋的东西硬塞到文化艺术的花篮里,只会自取其辱,这不是那一个人的意志决定的事。

    另外,就诺贝尔评奖机构的权威性,简单说一句。请大家查一下历届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情况,明眼人是不是都能够嗅出诺贝尔评奖机构的权威性?

    再回到原题上,我赞成王振普先生的倡议,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的作家们。但是,精神食粮首先要健康,对那些种不出好粮食,或者生产有毒有害食粮,偏偏要通过各种渠道兜售给我们的人,是不是人人都可群起而击之?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孩子。

    我曾经厉声质问一位满场蚊蝇粪污遍地的奶牛场经理:你生产的牛奶敢让你孙子喝吗?

    就事论事,只为明理。我们要善待每一位辛苦创作的人。我诚恳地建议王振普先生把题目改为《攻击好作家的歪风可以休矣》,这样,就成了一片好文章。

附: 王振普《攻击作家的歪风可以休矣》

一个时期以来,网上刮起了攻击作家的歪风,而且越刮越大。这股歪风既没有正义感也不体现爱国热情,诚如一位作者所言,它是一种文化倒退。

这股歪风大概起始于对莫言的攻击,接着是方方和余秀华,然后是贾平凹父女,现在是阎连科。在没完没了的攻击谩骂中,我们听不到理性的批判,看到的是断章取义吹毛求疵甚至是毫无底线的人格侮辱。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读过这些作家的作品,凭心而论,从莫言到方方再到贾平凹阎连科,我没有发现其中的任何一位有着抹黑中国、谄媚西方的故意,更不用说什么“递刀子”一类的无稽之谈。即使余秀华的“色解唐诗”、贾浅浅的屎尿诗,也不过是恶作剧而已。

在如何评价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上,我认为,集中暴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虚假的爱国情绪的泛滥。

爱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心存善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爱国。而不是,骂别人不爱国就等于自己爱国。客观地说,一个正常的人,都是爱国的,对于不爱国的言行表示愤慨,也很好理解。我十分赞同张小笨的观点,一些人只是把爱国挂在嘴上,以民族主义之名,行民粹主义之实。同时应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劣根性,喜欢极端化的情感表达,也喜欢把一些非政治化的东西政治化。回头检视一下网上对于莫言等作家的攻击和谩骂,难道不是这样吗?

莫言的作品,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些特定历史时期底层民众的苦难,怎么就是丑化中国人呢?方方在日记中批评武汉抗疫前期的组织不力,怎么就是向西方国家“递刀子”呢?阎连科只是讲了一个稀奇的故事,怎么就是美化日本鬼子呢?作家在社会功能上,和我们,和司机、出纳员、警察是一样的。特殊之处在于,真正的作家,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脑袋也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更有亘古不变的使命感在鞭策着。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有史以来,那些专事涂脂抹粉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都是短命的。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我们是凭什么来判断一个作家是否爱国?究竟是作家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判断出现了问题?毋庸讳言,许多并无真才实学也没有思想的所谓大咖,在影响着千万网民的判断,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先把被攻击的作家圈定在“卖国”的范围之内,而后大张挞伐。于是,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些所谓的大咖,他们关心的只是流量,并不关心谁人是否爱国,当他们成功的点燃了网民的满腔怒火时,意兴阑珊之余,转而顾左右而言他去了。而网民们容不得作家不爱国,在种种蛊惑之下,泛滥起一种虚假的爱国情绪。

二是民族劣根性的暴露。

由于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表达的机会,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在攻击作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看到了种种的民族劣根性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网络,由于文字和灵魂的距离更近,所以我们在网络中看到的民族劣根性,更加直接,也更加赤裸裸。

见不得别人好。

莫言获奖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惯于大呼小叫的各路媒体一片死寂,有人甚至说,像莫言这样的作家,中国至少有十几位。呵呵,像日月不朽一样的鲁迅先生,也只是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一些所谓的大咖们,又有什么忿忿不平的呢?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最具权威、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获得者的含金量,绝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冠军,那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这和东方西方有什么关系?你能否定诺贝尔评奖机构的权威性?你能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眼睛都瞎了么?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性、权威性,除了无知之外,难道不是看到莫言脱颖而出而心里不得劲吗?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要死大家一起死,谁也甭想先人一头,这难道不是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所谓大咖的心理写照吗?

想方设法使别人难堪。

不客气的说,有相当数量的网民,并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也不具备评论、批评、批判的能力,只是跟风起哄。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胡锡进文章的评论区里,那一望无际的“一针见血字字珠玑”,还没有学会表达而楞要表达,只能硬着头皮乱说一气。这还不算可恶,可恶的是,一些人不仅不懂得批评不可以侮辱人格这样的规矩,而且缺乏最起码的善良之心,什么能使被攻击的人难堪就说什么。恐怕,受到攻击最惨的是武汉作家方方。有很多攻击手法相当卑劣,有很多语言相当低俗、粗鄙,不堪入目。我们弄不明白,人性和人心,本来就如此吗?

前面提到的几位作家,莫言、方方、贾平凹、阎连科、余秀华等,我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应当感谢他们才是。让人痛心的是,这些卓有建树的文学大家,却意外的遭到了攻击和谩骂,这是一个不正常的文化现象,值得每个人警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不能任性,健康才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