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第二天要上班,我还挺喜欢熬夜的

我有个怪癖,一到休息日,就开启熬夜模式,是迎接周末的仪式感,也是报复性熬夜。


我没有手机依赖症,也没有晚睡强迫症,其实都没有。我只是在心底的不平衡,周一到周六全是上班。一到周末晚上就不想睡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老子要熬夜,要独处,要找回自我!

不管是刷手机追剧,还是佯装看书,我都要看着时间死磕到凌晨一两点。因为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感觉我是我,这也是当天最后一道仪式。


睡着的人都相似

睡不着的人却各有不同

//

@舒适girl

从梦中醒来,看看手机是03:10,第二天是周日,还可以放心睡到地老天荒。空调开着热风,被窝很暖,窗外下着小雨,一切又归于…寂…静


@拥抱夜的人

12~1点:入睡又失败了。2~3点:望着窗外的夜色,戴上了耳机听晚安歌。4点以后:和自己和解,安静等天亮,把睡眠寄托给下一夜。


@最酷的我

有一天晚上失眠,我把未来孩子名字都想好了......


@吃瓜少女

作为一个网上冲浪女孩,在深夜总能蹲到第一手八卦,吃到前排的大瓜!吃瓜使我快乐!


@夜和TA

也许每个熬夜的你,都有一个故事,和TA有关。某天失眠夜,发了一个盆友圈,居然收到了暗恋的“他”的评论。然后我装不经意的回复,至此开启了深夜热聊模式~~~



熬夜失眠,大概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病了。也许因为被领导骂了、这个月业绩没达标、找不出bug、和喜欢的人冷战……日夜颠倒似乎是我们的常态,积压一整天的烦闷、难过、丧气,通通选择了在夜晚爆发。


夜晚周围都安静了

思想却安静不下来

//


在刚开始文字工作的时候,我连续熬了一个月的夜,改稿子,换排版……奋战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夜晚变成是我偷来的时间。为了缓冲第二天工作的焦虑,所以我舍不得睡,好像睡得越早就越亏。


这种以牺牲健康来换取生命真实感的报复,实则是悲伤的壮举。变相榨干自己,再用尽全力榨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痛并快乐着的爽感。



当然这也有科学解释,“报复性熬夜”的快感,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按照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

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受挫时,便会用其他方式或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为了补偿,我们便更加疯狂的熬夜,希望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不得不说,熬夜是缓解压力的极佳操作:闹心女票睡了、竞争对手睡了、老板睡了……全世界都睡了,终于可以做点儿自己的事。


夜晚适合想念

心底的那个TA

//


海明威说:“在白天,对什么都不动感情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白日里忙碌的是躯体,黑夜后忙碌的是灵魂。对我们来说,白天太刺眼,只有四下无人的深夜,才真正属于我们。


在夜晚,很多故事都可以合理地发生,一切情节都轻易让人坠入梦境,那些暧昧不清、迷离梦幻,将情绪表达得更细腻。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你会发现很多情节发生在夜晚,镜头下的男女主角被蒙上来了一层暧昧潮湿的滤镜。从《阿飞正传》、《花样年华》、《春光乍泄》……城市的夜晚,太适合上演一次次错失与重逢。


深夜就是这样一个安全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丧气,思念白天不敢想的TA,肆意自嘲曾经的自己……


不要在深夜做决定

不要相信熬夜的人

//


不要在深夜做决定”,想必你可肯定听过这个忠告,看似矫情的话,实则是有科学验证的。


熬夜后,人的理性情绪(前额叶主导)变得薄弱,而本能性情绪(杏仁核)凸显出来,出现“得失”认识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决定变得更加冒险,更加极端且不切实际。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一个熬夜的人说的每一句话。



可我们谁不是一边熬夜,一边怕死,一边养生呢?深夜就是这样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白天不敢顾及的情绪,就留在夜晚宣泄。今夜做一个放肆的小孩,明天再做一个完善的大人吧~


- End -

熬夜伤身噢,建议通宵

微信公众号:这个少女不太乖

如果你有空,去关注看看~

毕竟拿笔杆儿的少女总是有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不是第二天要上班,我还挺喜欢熬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