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与亲子关系

咨询中我发现儿童青少年各类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亲子教育不当或者亲子关系不良导致的。其实孩子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数是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他会逆反,家长越叫他好好学习,他就越不学。

那么,家长该如何与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亲子关系呢?

先建关系后管孩子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时容易忘记和孩子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比如说,你越不听我的,我就越管你。可是这种教育方式恰恰破坏了亲子间的关系,容易导致孩于学习越来越糟糕,而且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差。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之上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更容易达到效果。

我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要先改善关系,改善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不是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与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开。有的家长认为亲子关系已经无法改变了,那么一定是因为我们家长心理有需要处理的心理冲突,需要自己先去处理心理冲突,不排除找心理医生帮助。

孩子行为没有绝对化的对错

每位家长都十分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们标签下的“好孩子”,然而,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灌输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这样孩子长大之后就会非常痛苦,一生都会纠缠在观念性的东西里。家长应该用“并存主义”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因为对和错往往是相对的。孩子所言所为家长也不要总是用对错来分析,孩子的心智有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也不要和别的孩子硬性比较,家长应该鼓励他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孩子与高考状元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很重要

家长教育的方式比内容更重要,很多家长都在不断寻找最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以理服人”,但这些抽象的道理往往是非常绝对化的,容易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强大的压力。我们成年人判断生话细节事件的对与错,远比孩子要宽松,因为我们会首先判断是否有效,教育也要追求“有效性”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大道理。

先假定他是个好孩子

有的家长会把孩子过去和现在的错误无限地延伸到未来,无限地加重自己的忧虑,如

儿子和幼儿园同学打架了,就被家长认为有暴力倾向;

孩子学习不好了,家长就认为没有前途了。

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总是用某种特有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的心中就会产生一个求证的过程,我们认为孩子是个“坏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坏,因为那时我们会产生一种心理能量,它会放大孩子的毛病,使得我们根本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面目。

我们首先要积极地假定自已的孩子是个优秀的好孩子,这会给孩子内心以力量,即使孩子不受同学欢迎,被老师批评,我们也要给孩子雕刻出一个优点即使他没有,也告诉他会有的。

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犯错误,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其实孩子犯错的过程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习并收获犯错的勇气的时候,家长更可以借此帮助孩子从消极事情里面学习积极的经验。犯错,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要允许孩子犯一些看起来很傻、很低级的错误,犯这样错误的结果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成长,而成长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结果。

孩子受挫败没关系,倘若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那么就很容易会被痛苦打倒,经历了一些挫折他才会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家长过度的保护,以及孩子犯错之后父母代替承担,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教育与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