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文学爱好者都说,我们的小说其实都很枯燥乏味!

文:饼子

很多喜欢“纯文学”小说的爱好者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感觉中国的现代当代小说都很枯燥无味,当然这个“纯文学”的概念也是比较随意和模糊,但这感受却是有着一定的深层原因在里面,如果没有接受正规的文学常识和文学审美培训,是很难发现我们的这样的一个文学现象和特点的。

我们都知道“文以载道”这个道理,但有很多人都不会质疑这个概念,相信只有大概知道一些文学理论的人才会明白,其实文以载道,在某一层面,它对于文学发展是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的,而我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文学的这一理念上,却是有一定的理解误区,就是认为文以载道的正确性,但这也是时代环境所致,加上过去的文化特征,一直延续了这么一个对文学的共识。

如果把文学的认识放到整个世界上去看,文以载道是与文学的发展完全背道而驰,我们也看到了,最终我们的文学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处于一种几乎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的境地,很多文学作品我们几乎在今天都不会再读了,也许那些作品仅仅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是微乎其微,这就是文学用以载道的价值极限扭曲之后的结果,这种扭曲的根源就是人为的强加给文学以功用的结果。

我们似乎不觉得强加功用有什么错误,甚至以为文学本来就需要强加上功用,确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几乎不会察觉这种根源的危机,但如果文学没有一个独立的生存空间,就像我们人没有自由一样,你会失去活力,失去独立话语,会被各种强加的意识所干扰,当这种意识来自于扭曲的上层位置,那将是文学的灾难。

在文学的整个历史潮流中,我们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最辉煌的时期,其实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文以载道”的功用剔除,以前文学作品要不是歌颂,要不是救亡,要不是批判!有人会说这难道不对吗?

还真不对!这种以功用为目的的文学,必然会容易走向极端,最终缺少了意识之外的活力和创新,这种理念在西方早就有了定义,我们上世纪初期,王国维也在自己的思想论述中,提出过这种观念,并且在“五四”时期也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学回归的过程,是重新回到文学的起点,这一真正的起点就是从寻根文学开始的,虽然之前还有什么伤痕文学,知青文学,但那些都是带有一定的文学视角局限性,都或多或少的偏离了文学初衷,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起点。

因此我们真正好的小说创作环境,是从开始寻根开始,如果回顾自“五四”之后的几十年里,也曾出现过一些好的作品,但其中也不乏具有一定的偏见和意识左右我们的审美观,对于真正文学的审美阅读,必然会有一定的遗憾。

寻根的开始,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马尔克斯那本《百年孤独》的影响,拉美的文学给我们注入了强心剂和信心,让我们很多作家找到了一种自信,于是我们出现了一种属于真正文学的进步,彻底摈除那种外来的意识形态进行的干预意识,让作者自由的展示真正属于自己的想象,这个时期,作家的作品还仅仅的体现在文化批判的维度和层次,但这也是向前迈了一大步,如阿城的“三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通过寻根的建立和影响,之后的文学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批判完了,人们开始真正要去感受自己的存在,于是就有了像刘索拉、王朔等人的作品出现,这种反叛的个人,无视传统道德存在的个人形象,一个个的展开来,像《你别无选择》《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等,他们的进步在于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存在。

从这之后出现的莫言和史铁生等人将这些文学理念进行了深化,其中虽然莫言如今获得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但我却觉得最好的不一定是莫言,很多作家也在不同场合,做了一些个人的评价,如像史铁生的作品对文学的理解,在某些层面甚至更为深刻,那种对残酷现实的悲悯感,再也没有了仇恨的批判,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作家,我觉得没有哪一个有他如此般的胸怀,与其说是一种胸怀,不如说是对文学的一种阐释。

还有一个人我不能不提一下,他就是马原,马原的小说难读,虽然难读但也是一种理念的重新定义,他似乎完全不同于以上这些人的对小说理解,也完全的打破了小说的审美方式,其表现在独有的小说结构和形式上,如果以上的作者小说里还有时代背景感的话,那马原的一些作品几乎就虚化了时代意识背景。

有人不理解这种虚化背景对审美的影响,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小说的回归,小说本来就是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把对历史的看法和意识带到小说来,难免有说教的嫌疑,小说就是对个人生命意识的诠释,本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另一种展示。

过多的特定意义宣扬,反而会扭曲了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形式,不自然的会重新回到文以载道的另一条路上去,还有就是这种纯艺术审美的标志性,他定义了小说结构对审美的影响,这是我们以前欠缺的,如果不理解马原,我们就无法理解当今西方的那些作家,如博尔赫斯、萨略、格里耶他们。

综上所述,我们很多文学爱好者觉得我们的小说作品乏味,可能与我们真正小说作品的独立时间有关系,我认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说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孩子,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时代变迁,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是很难追回曾经失去的那段本属于成长的历程。

加上我们如今却要面临西方国家也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虽然危机也是机遇,但毕竟我们的成长时间还很短,还不成熟,过去马原这样的作者踏出的一条路,似乎在如今也没有被后来的作家,继续的坚定的延续下去,加上时代变迁,物欲的横流,改变了很多人对文学功用的理解。

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壁垒和限制,我们忽视了很多新生作家的创作环境,最终导致了这种文学生存和发展的良性空间环境发生了扭曲,还有互联网以视觉为导向的文化审美掺入,造成了当今这种小说创新作品的匮乏,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注:参考书籍《中国文学史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很多文学爱好者都说,我们的小说其实都很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