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需要思考

最近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境外视听节目的规定,规定表示国内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境外的视听节目。规定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群众对于广电总局的态度是一如既往的反对。从去年开始广电总局的一系列动作,包括下架b站视频,限娱令等,其实广电总局想表现的想法就是为了抵制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入侵、文化产品内容的同质化低俗化。只是这些观点并没有被老百姓理解和认可,只是认为这些规定伤害到自身的利益了,不能满足需求,这种行为就是错的。而发出这种声音的主体恰恰就是青年团体。

现在青年团体的定义主要包括的是以90后为主,00后为辅的这样一个团体。他们诞生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被称之为数字原住民,好奇心,求知欲被互联网无限的激发。生活质量的提升,教育的普及让他们得到了良好的培育。按理来说,这样一群人应该是能够发出理性的声音的,可为什么舆论上那种非理性的言语、暴戾的氛围都与这样一群人有关呢?可能,他们只是能够很好的获取和掌握知识,但对知识本身没有思考吧。

思考是人类能够发展成当今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这里的思考不是指今天吃什么,明天买什么,这里的思考是对于问题本质上的一种思考。例如,牛顿对于万有引力的思考,柏拉图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这些历史上的人物能进行这种思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闲”。这里的闲是指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可能这也是信息社会给当代青年带来的弊端,他们没有停止获取信息,但是却没有时间去思考。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短平快的输出格式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一些媒体恨不得像企鹅喂食一样把内容嚼稀碎了喂给你吃,这种被动接受的模式一旦养成了习惯对于人本身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剥夺。就好比在你进食的过程中被剥夺了咀嚼的权力,告诉你直接吞就行了,那么你也无法了解到鱼肉的鲜美,白酒的浓香,甚至连食物与毒药都无法分清。除此以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让人变得人云亦云。大家应该都点过菜,当去一个新店对于菜品不了解时,我们会倾向于去观察餐桌上哪种菜品卖的最好,然后再去选择大家都认为不错的菜品。这样确实省时省力,但是每个人的口味都有特异性,就好像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传播学里有一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大概就是说当你发现大家的观点和你都相反,那么你会倾向于不表达你的观点,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通过大家的观点。这样都种种减少了人们思考的空间,使得太多人对于这种喂养式的信息接受模式形成了习惯,打开评论,打开经验贴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再直接内化成为自己的,就好像自己参与了这个事件。然而事实就是两天之后将其忘的一干二净,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的文化产品为了迎合快这一标准,放弃了质量,营造了一种非黑即白的观念,不是好就是坏,好就好的彻底,坏就坏的让人牙痒痒。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只限于好坏之间,也不再叙述自身内在的矛盾,矛盾越少思考的空间就越少,这样也就越轻松,人们也就可以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网络爽文,抗日神剧,校园玛丽苏这样的工业文化产品也就应运而生。这样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遗忘性强,不出几日里面的情节故事也都忘光了。这种产品作为个人爱好当然无从批判,但是这种产品会涵化我们,使我们也形成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社会事件会出现那么多次舆论反转的原因了。辩证的去看待,辩证的去思考可能是现在年轻人迫切需要的品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青年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