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只能变现?还能让你的灵魂自带香气

一、医心

曾经的我病了,病得很重。

当舍友们七嘴八舌聊得火热时,热闹是她们的,我只有偌大的寂寞。

考试临近,心中纵有再多的焦虑,坐在教室里,胸中依然万马奔腾。

那时的我尚不知心理医生的存在,只能像祥林嫂一样,牢牢地抓住每一个从身边经过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但是,盲人的拐杖毕竟靠不住,当拐杖不在了,我依然堕入黑暗的深渊。

茫茫长夜,心若桑叶,痛苦如蚕。


在无助中,在煎熬中,我的目光扫过书架上落满灰尘的沈从文、林语堂和朱光潜们。

生命中的又一次,我遇见了他们,在我看不到希望的彼时。

我权且将心放逐在文字中吧,我知道沈从文、林语堂们是不会抛弃我的,除非我抛弃他们。

岁月斑驳了记忆,我也早已不记得当初的自己,是如何在文字中蹚过没膝的水,上岸看到阳光的。

但是有一帧画,在记忆中,一直保持着鲜活的颜色。

那时正在读研,宿舍在学校6里开外的地方。

那天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听着脚下的雪咯吱咯吱地响,心里却绽放出万千花朵,因为我读了一天的《庄子·逍遥游》。

之后的日子里,我也不知道,文字是不是就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了我那焦躁不安的灵魂。但是我知道我不再刻意寻找伙伴了,不再心烦意乱了。每天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坐在图书馆里,望着满书架的书。


二、遇见

因为舍不得放下书,我又回到了学校工作。

然而,我想错了。不是和书本打交道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读书。

繁杂的事务,喧闹的环境,竞争带来的焦虑,使得我无法静下心来去翻阅一本书了。我和书唯一的链接就是不忘在无数个购物节从电商平台囤上一箱箱不曾拆封的书。尽管不堪重负的书架将要变形断裂,但是我还是不舍得将曾经治愈过我的书都断舍离掉。

我固执地认为这些书唯一的归途只能是从我的心中路过。

诚之所至,必会成全。


那天正在洗衣服,刚好听到百度网盘推送的音频,正是弘丹老师讲的《靠读书也能月入过万,让读的书都变成钱》。读书变现倒是极好,但是即使没有变现,把书都读了,不也是我之所求?于是,查资料、加微信、转账,没有丝毫犹豫,一气呵成。

三、觉察

3个月的耐心等待,终究未被辜负。

一开课就是满满的学习安排,早上清晨读书,晚上听书稿课程,中午空降大咖再来个分享。

我为读书而来,清晨读书岂能错过?

初入写作学院尚是冬天,太阳还未睁眼,我就已经起来了。端坐在晨光中,听着键盘敲打着静谧,也敲打着我的满足和安然。一本本书便这样与我邂逅了。

也就在这时,我遇到了《终身成长》。我也终于明白了曾经自己不甘于被苦痛俘虏,不甘于被黑暗淹没,原来都是成长思维的托举,它引领着我不停地奔跑、不停地探索,顽强地寻找生命的火种,融化郁积在心中的坚冰,实现了自我温暖和自我照亮。

只有经历了黑暗才明白光明的可贵,只有被孤独吞没过才知道温暖的重要。而我都知道,这些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馈赠。

记得弘丹老师说过,你的价值就是给别人带来的价值。

当老师在会员群里征集清晨读书领读者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在读书中获得的滋养,我也要想通过领读滋养别人。

被命运眷顾的我,竟然领到了自己最想读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于是,在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那些时日里,在写作群中,我都会以“大家好,我是若青荷”这样的问候,开启每天的清晨领读。

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飞快,当我领读结束后,弘丹老师在领读群里所说:“清晨读书领读活动,受益最大的就是领读人。”

我深以为然。


且不说,为了写好领读稿,我前前后后把整本书读了3遍,每天躲进小黑屋要写近5000字,还得到了领读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通过领读,我和史蒂芬·柯维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灵魂呓语:

史蒂芬·柯维问我:“你此生的使命宣言是什么?”

史蒂芬·柯维说,“设想一下,当你即将闭上眼睛告别这个世界,你此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你此生有没有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在史蒂芬·柯维的追问下,我仿佛看到那个心有不甘,满心懊悔,但是已经毫无回天之力的自己。

幸好,此时,我还有时间,还有弘丹老师,还有弘丹写作学院,还有和我一起奔跑超越自己的小伙伴。

庆幸之余,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读书、写作、教书育人。

四、指引

史蒂芬·柯维也是风景,并非终点。恰逢此时,我又遇到了五百年来第一人——王阳明。

而指引我遇到王阳明的,依然是弘丹老师。

弘丹老师的潘多拉盒子里,总有精美的魔法珍奇,能让我们遇到各种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灵魂。弘丹老师这次变出来的是微师书院(一个专门为青少年传播文化的平台),而我的选题就是王阳明。


初识王阳明是在当前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他创心学、剿土匪、平叛乱,这些光辉事迹曾经激荡着我,让我心生仰慕。

然而,那时王阳明在我心中不过是一个缥缈的轮廓,而我对他的心学也一无所知。

为了写好稿件,我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听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第一人:王阳明》,还到B站上听取了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讲解的王阳明心学,顺便补了中国国哲学发展史的课。

尽管如此,王阳明的心学于我也仿佛水中月、镜中花,未能触及其精华。

但是我并不气馁,因为《终身成长》指引我以成长型思维来看待,弘丹老师也说过,要有耐心,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我听见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真理就在心中,但需要“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

我的人生使命既然确定,就要“知行合一”在经验中磨炼,方能不负此生。

阳明先生的真知灼见,照亮了我将要走的路,曾经迷惘的心、焦灼的心也开始光明灿然起来。

  写在最后

万丈红尘中,我们的心早就蒙了尘,迷失了方向。被蒙头盖脸的心四处乱撞,被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们的生命怎能不焦躁、不孤独、不迷茫、不疲惫?

要想于这茫茫的红尘中,擦净心灵上的落尘,拨云见日,探照前方的路,就要进行生命的修行。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如何将迷失的心找回来?如何把蒙尘的心擦拭如新?读书正是很好的选择。

一个人独自行走,会走得很快;但多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而弘丹老师正是做了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她与时间做朋友,坚定地带领着我们在书中发掘伟大的灵魂、以伟大的灵魂启迪生命、觉察生命、滋养生命。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阳光如瀑,落在我手中翻阅的书籍上,渺茫的歌声从心底传来,灵魂的香气也丝丝缕缕升起来。

2020年,我在弘丹写作学院来了一场心灵的狂欢。

2021年,我还在弘丹写作学院,你要一起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写作只能变现?还能让你的灵魂自带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