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户舍得为你的商品花钱-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两个假设案例实验】

‍‍第1个问题,‍‍假设你现在准备去看一场‍‍票价200元的音乐会,‍‍可是在出门前发现自己价值200元的公交卡丢了,‍‍那么你会因为丢了公交卡,就不去听这场音乐会吗?

‍‍第2个问题,‍‍假设你顺利到达了音乐会现场,‍‍但是在检票时发现自己的门票不见了,‍‍如果你还想听,你必须再花200元现场买票,‍‍那么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呢?‍‍会购买门票还是放弃。

‍‍相信在第1种情况下,即使丢了公交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继续前往音乐会,‍。

但是第2种门票丢了的情况,可能就会很多人犹豫放弃音乐会了。

‍‍为什么同样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结果会不同呢?

‍‍这其实和心理账户有关,‍‍在人们的脑海中会把公交卡和门票归到不同的账户中,‍‍所以公交卡的丢失并不影响门票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但是丢失的门票和后来再需要买的门票被归类在同一个账户上,‍‍看上去就好像花了400元,听了一场价值200元的音乐会,‍‍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这就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概念】

心理账户是由经济学家查里萨勒提出的,‍‍讲的是人们会把现实中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出不同的账户,‍‍例如,‍‍我们会把公司‍‍法规的劳动所得账户中,‍‍会把年终奖放在奖励账户中,‍‍会把买彩票赢的钱放在幸运账户里。

‍‍那么企业要如何运用好心理账户促进销售,‍‍给大家两点建议:

‍‍第一:企业要调节消费者的心理账户的预算,让消费者觉得更划算。消费者通常有为不同消费支出设置心理账户预算的想法,‍‍企业可以通过价格策略来调节消费者的心理预算。

第二:企业通过合适的方法去调节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账户,不仅能提高产品的销量,还能扩大消费人群。

【心理账户应用案例】

调节心理账户案例

怪诞行为学中有一个故事,‍‍张教授拿着一本杂志的定价表,让学生们做选择,‍‍定价表的内容是电子版50美元,印刷版100美元,‍‍电子版加印刷版100美元,‍‍80%的学生选择最后一种,‍‍而当教授去掉中间选项,直接询问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人选择了电子版,‍‍很显然消费者对于本杂志的心里预算可能只有50美元,‍‍而杂志社改变了定价策略以后,就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做促销活动时,可以调节消费者的心理账户的预算,‍‍令消费者感到满足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销量,‍‍企业要引导消费者转变心理账户,‍‍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调节引导消费者心理账户的案例

说到钻石人们脑袋里的第1个念头就是贵,‍‍第2个念头就是象征坚贞永恒的爱情,‍‍但是第2个念头是怎么来的呢?‍‍20世纪中期,‍‍戴比尔斯公司铸造的营销方案,‍‍以往钻石的消费仅限于极小部分人群,‍‍但是代表公司通过在世界29个国家用21种语言做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形成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是坚贞不渝的爱情,‍‍只有钻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订婚礼物,‍‍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观念深入到大部分人的心中,‍‍随着影响扩大,消费者的心理账户开始转变,‍‍对于消费者来说,钻石不单单是贵重物品,更代表着坚贞不渝的爱情,‍‍消费者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在爱情中的正常消费。

大家还有哪些心理账户的实际应用,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用户舍得为你的商品花钱-心理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