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实性必须面对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之后,一直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这种震撼的感觉并不是说他多么高大上,而是他太真实了。举个例子对于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像一个脓包一样,你无论在他的表面如何敷药,如何治疗,都不可能使它痊愈,必须要把这个脓包破开,让脓完全流出来,从里面治疗使它愈合,这样才可以修复。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表面现象,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并且告诉大家,如果想把教育做好,应该是怎样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困难,而这些优秀的校长和老师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虽然作者说的,我目前觉得有很多是做不到的,但是最起码从这里我知道了很多的方向,比如润泽的教室,比如师生的倾听,比如应对的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点,那就是——真实。刚好高老师又推荐了两篇好的文章《不真实的教学活动究竟应负了谁?》《文学关于文章教学和教育的发言》这些个内容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教育的真实性非常的重要,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而不能掩饰更不能逃避。

第一点教育不是给别人看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很多师范学校的校训,可是到了实际的工作中,真实性会大打折扣会掺入许多水分。如果教育的过程不能保证很真实,那么它的结果就可想而知。而我们都不喜欢面对那个不好的结果,于是把教育的过程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让她看起来显得比较漂亮。但是由于过程的不真实性,导致他的结果没有生命力,那将来的孩子们没有创造力,没有竞争力。

高老师推荐的文章《不真实的教学活动究竟应付了谁?》里面罗列出来了九种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真实的情况,真的值得我们深思,这些不真实的过程我们是要展示给谁看呢?是不是很像古代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却偏要想法子来掩盖。想想有时候我们的课堂就是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再加上学生们当群众演员,共同完成了这样的一场戏,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工作而已,忙忙碌碌,结果却不尽人意。那天刚听到一句话,吕叔湘老师说,我们的孩子用了六年的时间,学习我们自己的母语,最后却很多人还没有学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每天教语文课,实施语文课程,我们有目标,有任务,是否完成任务得经过各种形式的考试来检验的,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关于真实的第二点,我想说的是是教育中缺乏思考的过程。

佐藤学老师在他的书中提到,当用手势的时候,就迫使孩子们的舍弃了思考和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的时候,被强制的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所以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倒是不多,但是有相似的情况,就是你让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头脑中是空白的,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他们都在等待着有些所谓的好孩子能说的出来答案,然而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就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但是这个意见需要被老师发掘出来,同时让每个同学都去思考,让每个人的认识达到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深刻的程度,而我的课堂缺乏等待的时间,因为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很无奈,不知所措。

如果这种针对语文知识技能的文章的教学都没有学好的话,那么他就形不成该有的能力,那么到文学教育的时候,他就没有鉴赏的能力,相当于人还没有好好学会走路,怎么可能跑呢?

第三点,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主动性,那就是假的学习。

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开始厌学,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那我就在想,其实他到学校的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而是“等着被教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他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当然就不乐意学习了。不记得哪本书里写过真正的学习者是自愿自动自主自我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现在大家都说低年级在于习惯和兴趣。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是枯燥的,他怎么会有兴趣?再说了,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但不一定能持续下去,因为那样的兴趣可能会是三分钟热度。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有兴趣,并且保持兴趣,就要在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体验到胜利的感觉,成功的感觉,就是要让他自己尝到甜头。记得书中说有一个老师,学校让每位老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可是他就是不开放,但是后来他看到了别的老师取得的成功,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体验,于是自觉主动的开放自己的教室,并且每年上一节公开课,比其他的老师还要积极主动,这是为什么?主动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书的作者也说到,期待学生发生改变,不能过于心急,学生的变化是缓慢的,历时越久越见成效。所以我们不能心太急,更不能拔苗助长。面对教育的真实性,复杂性,接纳教育过程中间的种种困难,不要害怕它的丑陋,不要嫌弃它的不完美,等待着她结出一颗真实的果实。

2018年3月1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真实性必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