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世界哲学大会访谈| 阿伽西:在科技对世界的重塑中证明人的存在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今天(2018.8.13)在北京召开,这也是自1900年以来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不能不说是一件盛世。

我一直声称自己是一名哲学爱好者,经过3年非系统的学习,感觉自己依然在哲学的大门外徘徊,但对哲学的兴趣没有减弱,反而倍增。

今天的世界哲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世界8000名代表参加,其中海外参会者达3000人。本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 learning to be  human。 我想我为什么会被哲学吸引,因为哲学总是关心这些人类最根本的问题。

为了筹备第24届哲学大会的召开,文汇报联合复旦、华师大哲学系采访了24名享誉全世界的哲学家,听听这些哲学家的名字,就让人心潮澎湃。采访稿每篇都很长,今天特别拜读了其中一篇关于阿伽西教授的采访, 特点评如下,准备参加点评比赛。

阿伽西:在科技对世界的重塑中证明人的存在

84岁的阿伽西教授是意大利科学技术哲学的领军人物。阿伽西在叙述中的关键词中无声地述说着哲学跨越意识形态藩篱的神圣性。“我希望为生活与社会的意义问题寻找一种批判性的评价。”是他年轻时的梦想。看到这样的字眼,我由衷发自内心的喜欢,哲学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意识形态,哲学是普世的。

社会的生机和繁荣并未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全, 难道不是吗?这是当下全世界都面临的人类的挑战,无论东方、西方,不管中国还是美国。科技的发展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而必须依靠哲学的努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将把人类带向哪里?人类亟待解决科技的伦理问题。

阿伽西教授的《论科学与价值》以及《科学与对错》就是研究科技的伦理维度方面的问题,那还是早在几十年前的论著,在今天看来却是如此具有前瞻性,哲学和哲学家的价值体现,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引领大抵在此。

事实上,有关科技的伦理问题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非常突出,资本似乎已经在左右着科学的发展,资金应该投向哪里? 今天大概已经没有人会否认科技的伦理问题在理论阶段和被应用阶段同样凸显。

本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旨太具有现实意义,阿伽西教授指出人何以成为人是当代哲学非常迫切的任务,人何以区别于非人?在科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人需要分工协作,人对社会的依存对也越来越高,信息和物质极大的丰富,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但人也越来越丧失人的主观能动性。

阿伽西教授说人应该区别于非人,超越知识,追求智慧,还要更关心如何给生活以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与东方价值大有可为。

在科技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何以为人, 人如何赋予生活以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被非人控制,我们每个人都严正以待,也大有可为,而哲学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向哲学致敬,向智慧俯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3 世界哲学大会访谈| 阿伽西:在科技对世界的重塑中证明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