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0)临证谈四君子汤

高建忠老师曾经治了一个女的月经不来,来了走不动,月经量少,这个女的在没来找高老师治病之前就治了两年多,那时候治成什么样呢?就是想睡觉,天天睡觉,只要没有人叫她,她就不起来,这也是我们前面学的,陈修园说的用阴药,用血药,用到这个患者体内阴寒弥漫,或者叫阴水泛滥。

即便是这样,我们仍然离不了四物汤,离不了逍遥散(甘草15g, 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一两。)。因为我们总觉得月经不来,月经不通,月经量少,我们应该通,应该补,通是通的血,补是补的血,始终想不起来使用气药。

我们读陈修园的《女科要旨》说到调经的时候,在调经那一栏里面,他出过一张调经的方剂,那张方剂是以气药为主的而不是以血药为主的,大家有时间,自己去翻书找一下。

《周慎斋医学全书》:四君子汤,得黄芪则补肺,得当归则补血,得山药则补脾阴,得炮姜则温中,得丁香则温胃,得陈曲则去胃中陈腐之气,得木香,砂仁则醒脾气。加地黄之沉寒则治丹田火起,加白芍则补脾阴泻土中之木治木乘土位。

这种论述,这种加减就是对某一个方剂,对某一味药的配伍的论述,在古书里面其实很多的。我们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对每一味药配不同的药,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那么,每一个方剂,加减不同的药,他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种论述在明清的著作里有很多。而在我们当代的著作里面,见得特别少。这一点,可能在临床上,也许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就算有的方剂,我们知道它的主要作用或者是核心作用,但是,由于配伍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功效。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方剂书上强调的要少一点,一个四君子汤,用不同的配伍,作用就完全不同,治疗的病症也不同,但这仅仅是举例而已,那么,我们继续延伸出去,会延伸出很多,举一而反三。

可能我们还熟悉的在金元时期,有个拿四物汤加减的一系列的六合汤(当归 生地 川芎 芍药 莪术 官桂各等分),比如:荆防四物汤(荆芥6g,防风3g,生地15g,当归12g,白芍9g,川芎3g),芩连四物汤(川芎、 当归、白芍、 生地黄各15克 ,黄芩 、黄连各7.5克),桂附乌梅四物汤(醋炒白芍三钱,熟地五钱,乌梅五个,桂心一钱,附片一钱,炒当归身五钱),香砂四物汤(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阿胶1钱,条芩1钱,砂仁5分,香附5分,艾叶5分)等等一系列的六合汤。

同样的道理,四君子汤也可以加减出一系列的方剂来。同样的道理,二陈汤能不能这样加减呢?平胃散可不可以这样加减呢?也就是说,我们随便拿一张方剂,能加减出一系列的方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为一名医生,掌握一定的代表性的方剂,就足够了。

返回来说,做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们自己去组建一张方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是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周慎斋是在李东垣之后的,他对四君子汤的这种认识也许受过李东垣的启发。实际上李东垣也好,周慎斋也好,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得益于四君子汤的。

李东垣是立足于脾胃去治五脏,周慎斋是直接把脾胃分到五脏里面,什么肺里面的脾胃,肝里面的脾胃,肾里面的脾胃,脾胃之中的脾胃,周慎斋的著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思维是很广泛的。我们把脾胃分布到五脏,那么四君子汤毫无疑问,用的机会就会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0)临证谈四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