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很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求时间管理的办法,我也不例外,前段时间一直在寻找精品的时间管理课程。而《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主旨是时间无法真正被管理,我们真正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图片发自App

    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我们需要知道的现实有:

1.速成绝无可能,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交换才是硬道理,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3.完美永不存在,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4.未知永远存在,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好,用什么都好,不用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图片发自App

    与时间做朋友。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正确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运用呢?

1.估算时间,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机会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陌生程度),再根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及时行动。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的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鼓励和被需要是当代人的刚需

3.直面困难,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视而不见。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完成。

4.关注步骤,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5.并行串行,“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会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

6.感知时间,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的神奇。做时间日志,推荐一个用来记录时间开销的应用——Mr Time。一方面简化了记录时间开销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动完成了记录后的整理、分析、统计工作。

7.记录开销,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认真回忆并记录上周、上月、上季度、去年做的事情。

8.制订预算,每天制订时间预算,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把事情分为重要、不重要,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9.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简单的衡量标准是已经有人做到了,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致我们总是看不清楚。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任务其实非常简单,另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试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10 .列表,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列表没必要工整,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11.流程。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

12.预演。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13.验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在今天这个相对公平的商业社会里,相信积累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财富和成就。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越早醒悟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