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压岁钱

昨天吃完晚饭,坐在客厅闲聊,说起过年的那些事。都有感觉现在过年啊,发给小孩的压岁钱都不容易,因为发的分量越来越重。朋友接过话说:就是,昨天一同事说,他家小孩都不想回老家过年,说是老家的压岁钱太少了,最大的也就是一百,很多只有20……

听后我就纳闷了,现在的小孩究竟怎么想的,一百的压岁钱都说是小的。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就是过年那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压岁钱。为了那压岁钱,我们认真表现,讨大人喜欢,好不容易收到一个红包,我们必须不断感谢,好话说尽,满眼好奇里边的红包有多大,尽管知道不可能有多大,但因为不能马上拆,满是期待地回到家里拆。两毛钱居多,五毛钱的压岁钱也有,最了不起的就是两元钱的。一年过后,能有十块八块压岁钱的话,会高兴整个正月。

最有印象的压岁钱就是我的一个叫姑婆家给的,那是我外公的姐姐,因为他们家当时条件比较好,每年我们去他家给姑婆拜年都能收到两块钱的大红包。所以每年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去他家拜年。但每年往往都有可能他们家是最后一个去的。

每次去姑婆家都有我和姐姐,妈妈说,因为我们家离得近,才有机会去姑婆家走走,如果离自己家远,就是姑姑家,也有可能去不成。当时不懂,只是高兴去姑婆家有红包拿。

去姑婆家拜年,礼物都是家里有的,酿豆腐10个,甜粄两条,酒一壶,加上一些水果。其实这些东西,基本都是怎样去怎样会的,现在想想很是搞笑,一块甜粄,转了一个正月,最终还是进了自己的嘴巴,也许这就是礼仪,礼尚往来吧。

我家离姑婆家只有一公里多,我和姐姐抬着礼物去拜年,那么近也必须吃了午饭再回家,因为一般都是吃完午饭才有红包领的。说实在,就是姑婆家条件好,我们也希望快点回家。每次,吃完午饭,等大人收拾好碗筷后,我们就找各种理由要回家了。按惯例,姑婆除了把所有的东西换一遍让我们提回来,就是多给我们两个红包。

我和姐姐就这样,提些跟来时一样重的东西欢欢喜喜往家里跑。跑到半路,我们必须停下来歇歇,为什么,要趁无熟悉的人,把红包拆开看看呗,尽管都知道是两块钱的了,但还是好奇心不减……

想想自己小时候对红包的满足感,跟现在小朋友对红包的满足感,相差太远了,是时代在变,社会进步了,还是人太现实了,对礼仪淡化了。我始终坚持,红包只是一个兆头,跟里边面额多少无关,让小孩过早在意红包的大小,对孩子的三观培养没有好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令人难忘的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