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和远方”

恣意开放,何等风来

昨天是去图书馆还书的日子。厚厚的五大本,提在手上,沉甸甸的份量。它们是我一个月的精神食粮。所有零零碎碎的时光,因为有了它们,才得以把生活连缀完美。

我觉得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它带着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体温,沉淀着作者的思想意识和主见。那两边分开来的书页就像张开的嘴巴,声音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我一次次站在书架前,用手抚摸着那一本本书,都听到了一种相同的召唤。我想把它们都揽入怀中,带回去,细心品读,慢慢消化。无奈精力有限,看着满满当当的书架,真正觉得自己的“贫穷”和渺小。

也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它们一直在那里,只是多年以前我视而不见。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它们的好,便再不忍舍弃。

我最开始喜欢甜腻的、热情似火的、带有鲜明节奏和传奇色彩的故事类书,也许是我自己的生活过于沉闷和平凡,所以需要一些激烈和冲击性大的文字。

我会在阳光充足的午后,跟随着书里主人翁的情绪,哭成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傻瓜。这时候觉得,有眼泪也是幸福的,自己的心弦还能如此善感和多情,也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事情。

更长久的阅读之后,我现在和那些朴素的、看似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非常有思想深度的散文类文字交上了朋友。

平常的谈心或摆家常,好像没有什么明眼的好处。可文字里隐藏者作者的生活阅历和思考,有着提纯过后的精神和感悟。就像真正的好酒好茶,入口没有什么特别,但过后会有回甘,且香气一直萦绕,意味悠长。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因为自己心性的闹腾,只喜欢图书馆的环境。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声音。我只是被迫自己沉下来。

从书架上取一、两本书,找一个有窗的角落坐下来。读一会书,看一会风景。是雨天,就看到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噼里啪啦响;树上的黄叶,在雨中飘落,面了一地;偶尔一个路人,被风压着雨伞,仓惶而过。

后来读书,不分地方。只要书本一摊开,就能做到眼观鼻、鼻关心、心定神。而且越是热闹的去处,越能安定。人也越来越沉静、平和、宽厚。真是人读书,书也鉴人啊。

今天借好书,我来到了最繁华热闹的天府广场地下商城。商铺林立,有吃的、喝的、玩的、穿的。我找到一个歇脚的板凳坐下来,旁若无人的拿起书,开始了阅读。

远处悠扬的萨克斯音乐,清新流畅、细腻温婉,随风而至。左右两侧都是食府,进进出出的多是饮食男女。匆匆忙忙的诸多脚步,在我面前来来去去。

我就像和一个多年的知己在一起,浅斟慢酌、琴瑟和鸣,哪管它人世变迁、斗转星移。时光在这时慢了下来,几近停滞。

是手机铃声响了几次,才把我从入定的意境中喊了回来。一看时间,从早上九点出门,到现在都三点过了,该回家准备接放学娃了。

我来到地铁站,看着潮涌的人群出神。耶,我从哪里来,这是要到哪里去?列车载着不同的人,开始固定的旅程。车厢里,不同的人,带着相同的表情,路过了彼此的生命,相互间却毫不知情。

列车到站,一些下去,一些人上来。这是一辆历史的滚滚车轮吗?前方有没有尽头,会一直开到地老天荒吗?我带着从书里蔓延出来的情绪,呆呆的自我发问。

一荒神,我的目的地就到了,就像一个人一生短暂的行程,站到了就得下车。我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阳光有些刺眼,天空又白又亮,两旁行道树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啦哗啦响。

我三步并作两步,迈过十字街口,匆忙向家赶去。我把书放进柜子深处,就像小时候藏最心爱的零食和玩具。然后拿起公交卡,带上一个母亲的全部精神和意志,冲向学校。

孩子们回家后,吃饭、辅导作业、洗漱完毕、哄上床睡觉。几个小时的兵荒马乱后,在暗夜里终于平稳了下来。一个人脱离不了现实,烟熏火燎的生活,是我们的常态。

可谁说不可以偶尔从篱蕃里跳脱开来,去追逐一个人的“诗和远方”呢。“诗”并不是只限于浪漫和漫无边际,一份与文字实实在在的相遇、一份心与心的坦诚相见也会让人荡气回肠;“远方”也并不一定是空间距离的短长,只需一趟公交或者地铁就够了。一上一下,一进一出,两份生命体验,两种精神感受,就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