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反思

      上节课学生已经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了,这节课学生将围绕“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因为一袋的量不好确定是多少,所以我们忘袋子里打入100筒空气,测量它的质量。学生先自己估测,有的同学会根据上节课的绿豆估计10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25颗绿豆,有同学会拿回形针或其他物品进行估计,在这里学生已经有标准物的意识了。后面将考虑到这么多空气不好测量,所以将它平均分成5份,测其中一份的质量,再通过计算讲之算出来。

      在用标准物测量时,学生积极性很高,除了回形针,乒乓球等物品外我还让学生找身边还有那些物品可以作为标准物,学生想到了墨囊、铅笔、橡皮、直尺、自动铅笔芯、大米和黄豆等,但有的质量太大了不适合用来测量,所以学生思考得出只有“小而轻且不易损坏”的物品适合用来做标准物。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大小”,但是学生没法准确总结,只知道100筒空气的质量可以等同于多少颗绿豆或者多少回形针、乒乓球的质量,所以在概括出这个结论出现后,有的学生不理解,我就给他们举例子,“50斤的铁,棉花和油外表看起来是否大小也是一样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明白它的意思了。

      学生的概括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打算下节课多让学生自己说,多说多练,希望他们的概括总结的能力会有一点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