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有人说好的关系,都离不开谈钱。
因为金钱虽然无法衡量一切,但是一切的关系都和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依靠钱作为媒介人情往来,先谈钱,才可以谈其他。
因此,人这辈子要感谢三种人:
你急需要钱时肯借钱给你的人;
借了你的钱,心存感激的人;
你想消费时,心甘情愿为你花钱的人。
借钱验证了的人情,还钱见证了人品,花钱识别了人心。
2
借钱验证了的人情
人生实苦,没有谁一帆风顺活到老。
大多数人都会碰上点难事,遇见点挫折,需要花钱。
有时候钱又不凑手,不得不伸手向人借钱。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口借钱,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借钱给你。
借钱,因为牵扯到利益关系,常常成为了人情交往的试金石。
那些不要利息的,愿意和你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人。
那些雪中送炭,借钱给你,不求回报的人,常常是值得一生依靠的人。
有一位生意失败的老板,急需大量现银,曾经投到胡雪岩门下,想要他盘下自己的店面。
胡雪岩为人宽厚,深知作为一个商人,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把自己的店面抵押出去。
作为商人,只要有人肯伸出援手支持一点,就会渡过难关,时来运转。
因此他对来人说:
“店面可以作为抵押,但是还是你来经营;
等你赚钱了,把钱还给我,店面还是你的,何必卖给我呢?”
于是和老板约定,筹集了需要的银两,暂时借给他,让他暂时过渡生意的困境。
这是变相的无息贷款啊!
老板大为感动,后来果然翻盘。
不但还清了胡雪岩的钱,还因为信任胡雪岩的为人,成为了终生的合作伙伴。
与人交往,能不能深交,借一次钱就知道了。
不乘人之危,借给他人钱的人,带着尊重和长远。
色厉内荏,不但不会借钱给别人,还常常趁火打劫的人,自私狠毒。
因为借钱往小了说是利益来往,本质上借的是情分,借的是交流,借的是冷暖。
3
还钱见证了人品
不是每个人都肯借钱给别人,也不是每个人借了钱,就坚守契约和诚信,如期还钱。
还钱常常藏着一个人的人品,见证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晚清时期有个叫何桐屿的人,借了两次钱给一个亲戚。
一开始,亲戚每次都还钱了。他觉得这个人可以信任,就借了第三次钱给他。
并且两个人为了稳妥起见,还打了借条。
然而这次借钱,到了日期,亲戚却没有归还。
何桐屿万不得已上门讨要,结果亲戚倒打一耙:
“我把钱还给你了,你怎么还来要啊!”
何桐屿蒙了说:
“没有啊,借条还在我手里呢?”
亲戚拿出来一张借条,说:
“你看,这是借条,十二月初三,我还钱给你的,你还请我喝了酒。”
于是二人争执不下。
何桐屿坚持认为,借条是伪造的,自己家里的才是真借条。
亲戚却说,拿出借条对比,还他清白。
何桐屿气冲冲的回家取原先的借条,令人想不到的是,借条已经变成了白字,啥也证明不了。
借钱的人,人品卑劣,早有预谋,用特殊的墨写了借条才去借钱。
时间一长,字迹起了化学反应消失了,人也就被坑了。
金钱是贪欲的孪生兄弟,不是每个人都是正人君子。
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把借钱当成了跳板,让还钱成为陷阱。
还钱成为了人性底线的检测试剂。
及时还钱的人,有诚信,是一颗红心;
赖钱不还的人,无品行,是一颗浊心;
而直接借钱不还的人,其实毫无人性,黑心黑肺。
4
花钱识别了人心
赚钱是为了花钱。
花钱的态度和方式,最容易识别人心。
小气的人,舍不得花钱,吝啬贪财;
心狠的人,花别人的钱毫无愧疚;
自私的人,把花钱获取利益当成了常事;
只有肯为他人着想,懂得爱人的人,才心甘情愿为他人花钱。
北京女子图鉴的陈可,初到北京她和同学王佳佳合租。
两人逛街,看见一件昂贵的衣服,但是都没有钱买。
王佳佳就给吴总打电话,跟吴总做了一些交易。
而陈可想的却是“自己挣钱买属于自己的水晶鞋”。
后来陈可谈了男朋友张超。
张超是个经济适用男,节俭成癖。
去高档自助餐馆吃饭,为了将钱花到最大化,不停的吃东西;
最后宁可吃撑,吃健胃消食片,也要狠狠的把花的钱吃回来。
花钱的态度,让陈可看透,王佳佳和张超,人心不平,于是选择了断绝交往。
花钱识别了一个人的底线,也展现了一个人的格局,更显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
像寄生虫一样花别人的钱,没有坚守。
用花钱不停地满足私利,没有节制。
花钱勾画出了一个人的灵魂,一眼就看出了交往的结局。
5
我们离不开钱,我们依靠钱,我们需要钱来支撑。
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花钱需要花在刀刃上;
向人借钱,应该是为人不为己;
给人借钱,应该是救急不救穷。
钱是交往的媒介,真正的感情经得起谈钱。
真爱你的人,知道人情永远比金钱重要,会主动为你花钱,也会借钱,更会主动还钱。
而那些只想让你花钱的人,根本没有把你放在心上。
利益关系一来一往,牵扯着太多的人品素质和人情冷暖。
谈得了钱,才谈得了情。
谈得了钱,才谈得了德。
谈得了钱,才谈得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