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1 一个人要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今天公司的系统瘫痪了,而且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闲下来的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干会别的。

      我原来以为从西安回来我需要在好好缓上几天,适应一下石家庄的生活。毕竟每次在省外的日子,无论开会还是旅游,总觉得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充满着虚无的不真实感。然而事实证明,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比想象中的强太多。无论我在外呆多久,无论心情如何,回家的一瞬间,心里总能立马平静下来,真实、温暖,就像从梦境走入到现实,我想这可能就是人潜意识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吧。更或许这就是家的意义,就像是漂泊的船总需要一处小小的港湾来等待它归来。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或许不大,但能让你感到安心。这似乎更坚定了我想买房冲动。

      闲来无事,我看到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本着求知的心情我看了看大家的回复,顺便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离成熟的标杆有多远。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极其深刻,拿出来分享一下吧。答主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开始迈向心智的成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在寻求安全感。”

          我看到这个答案的第一眼,心里突然惊了一下,安全感这三个字一瞬间直击心灵。我突然想起我之前跟朋友提起的关于我自己没有安全感的感受,于是我接着看答主的答案。他讲了一个故事,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部落里有这样一个传统,男孩到10岁的时候,部落的人会扮成各种妖魔鬼怪把男孩从母亲怀里夺走。这是男孩与安全感分离的第一步,在生理环境上脱离被庇护的环境,同时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不能在依赖妈妈了。接着,这些长辈会把男孩驱赶到森林里,扮成各种怪兽,然后恐吓和鞭打男孩,让他进入到trance的状态中。通过仪式和各种任务形式,彻底的摧毁他的安全感,摧毁它对恐惧的逃避。

        通过这样的洗礼,男孩就在精神上死亡了,成为了一个男人,然后他就跟长辈学习狩猎、使用工具等各种技能,保护部落。但如果他没有完成这个仪式,那部落的人就会把它杀死,因为不能指望一个“孩子”来保护部落。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残忍,但后来转念一想,人是无法逃避自然法则的,就像达尔文的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得以统治地球的主要原因不也是在大自然的优胜略汰中获胜,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吗?只不过换个类别,同情心就泛滥起来了。

      答主后来也写到了:所以,人在心理上的未成年,其实就是没有剥离这种不安全感,始终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需求。用我自己的话翻译就是,没有做到精神的断奶,无法自立自强,也无法承担独立思考后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责任。很多人身体年龄已成年,但心理依旧未成年。这个可能没有办法从表面看出,但这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以下的特征:

他们害怕风险,做选择时倾向于消极、保守的那一个;

他们十分的敏感,再小的事都令他们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波动;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无法找到让自己舒服、放松的交际方式;

他们很难确定的、不退缩的追求一个恒久的目标;

他们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因为总是在心理上不断的内耗;

他们也很难轻松的享受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对安全感的追求,让他们始终无法彻底的享受个投入;

      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不自觉就把自己带入其中,因为感觉每一条都在写自己。用我自己的话翻译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区,这个安全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舒适圈。小时候你的舒适圈是家里给予你的,在你幼小而无法抵御外界的困难时,你的父母为你遮风挡雨。而当你越长大,你所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大,相对而言,你的舒适圈也就越来越小了,每次向外扩展时,我们都充满着深深的恐惧与不安全感,就像冲关打怪兽一样,这个过程是惨烈而痛苦的,但若能成功,结局是美好的。而那些能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外扩的人最终才能比其他人走的远,看的多,也才容易取得成功。

        接着答主提到了这种安全感形成的几个条件:1开明的父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的同时予以适度放手;2早年经历过巨大创伤,能体会到虚无,从而对世界无所畏惧;3天生对世界抱有好奇心,专注于做事;4初次踏入大学或者社会时,也拥有一次成熟的机会。按这样来说的话我前三个都不符合,只有第四个可能还有些机会了吧。

          答主认为产生这种不安全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从根本层面上,没有把自己和自身的情绪及感受做分离,成为了感受和情绪的奴隶。

原文的回答1

原文的回答2

      我把作者的原回答放到图片里面了,因为我感觉写的太好了,所以共享一下。这里面的一些观点和我这段时间在《非暴力沟通》里面看到的有相通的地方,一个人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一件事情,举个例子,我觉得这个人小气,可在另外一个人眼中她就是会过日子,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其实很多程度上是受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的一种反馈,所谓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内心的需求。

      所以当你执着于自己的感受时,可能会忽略客观问题,并沉溺于这种情绪中。那些成功的人其实也没有找到消除不安全感的方法,他们只是不再被这种不安全感所摆布,不再执着于早年种种未完成的渴望、为了过去的创伤而疲于奔命。而是把眼光放的更广,不仅仅局限在自己小小的心理世界里,而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一个人如果仅仅止步于自己小小的、内在的心理活动当中,他们将永远无法拥有丰富精彩的人生。”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落泪,就像朋友在开导自己一样,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有的情绪和感受本身都难以被自己直接控制,我们很难通过刻意的努力让自己拥有或者消除某些感受。对于感受,我们只能是越来越不受他们的影响,而是把精力专注于自己具体的、实际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感受和情绪要挟,成为那些在在本质上难以被满足的虚幻感觉得奴隶。整天纠结于感受中是毫无意义的,你只会不断的在自己的感受里绕圈子,如果你部放弃追逐你的安全感,你将一辈子在追逐安全感的道路上,始终无法得到满足。事实不会因为你变得有安全感而变好,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安全感而变差,事实的发展只取决于你付诸了怎样的行动。因而他开始关注具体的现实。不是说不关注情绪,而是不再被情绪所控制,着眼于当下,解决当下的问题。

        看了好几遍这个回答,觉得写的很好,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总结一下作者的中心思想吧: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就是不再刻意追求安全感。而是能坦然的把自卑、恐惧等造成不安全感的情绪搁置在第二位,不再被负面情绪群困扰,将精力执着于做事上,着眼于当下,有所行动,解决具体问题。

      显然以这个标准我完全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可谁又不是从懵懂到豁达的这个过程呢?成长的过程或快或慢,可只要时刻反求诸己,带着思考永远行走在在进步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21 一个人要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