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苏轼十讲》第四讲“三咏赤壁”有感

本周读的是《苏轼十讲》的第四讲“三咏赤壁”,本讲主要介绍了苏轼在黄州贬居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千古名篇,以前通过各种渠道也曾稍有了解,通过本讲的阅读,对创作背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文本也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谓气势磅礴、蕴藉哲理、发人深思,被贬黄州的苏轼,刚刚在“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余悸未平,苏轼在黄州虽有“官职”,未有“官权”,也无“俸禄”,就是听命朝廷流落天涯的一名百姓。他生活窘迫,躬耕于“东坡”自种自足;他报国无门,著书抒发自己的郁闷;他韬光隐晦,参禅悟理修道养气。当苏轼看到滔滔不绝向东而流的长江水,不由想起一去不回的时光,不由想起胸怀天下、报国无门的自己。千古风流人物虽如长江水一去不返,但毕竟都曾是某个时代“风流人物”,也已经彪炳在“史册”里,在人们的笑谈里。而自己现在已经“不惑”,却是“一事无成”,当脱口而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苏轼心中倍感时光的无情,倍感现实的“无奈”。

黄州并不是三国“赤壁之战”的真正事发地,对于三国的“赤壁之战”的事发地点,我想苏轼肯定不会弄错地方,他只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周瑜”“诸葛亮”为首的青年英才战胜了“乱世枭雄”曹操,从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不吝笔墨突出了周瑜的少年成才、风流倜傥,强调了周瑜的潇洒指挥、举重若轻。反映了苏轼对于“少年得志”的倾慕,对人生大展宏图的渴望。但是回归现实,刚刚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倍感无奈,除了“华发”还有什么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多情的苏轼非常善于自嘲,“人生如梦,充满空灵和虚无,还是寄情于江中水、空中月吧!”虽是自嘲,虽是自笑多情,虽是万般无奈,但通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处处洋溢着不曾泯灭的志气,处处流露着胸有丘壑的豪迈。这首词也被历来文学家当做了“豪放词”的代表

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得之为声、遇之成色。”

如果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那么《赤壁赋》则是宋代“文赋”的第一代表作。苏轼在黄州的文学成就确实是光照千古。《赤壁赋》充分表现了苏轼坚定而洞达的世界观、人生观。千百年来,“大苏游赤壁”的所感所思,无数次让人从自我的痛苦中解脱、超越。

“人生不能长久,悲从中来。”或许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一刻都会有这种“悲苦”,就连历代皇帝都这样,他们在位时,对于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深感没有享受够,苦苦寻找“长生药”。我们这些普通人来到人世间,或许遭过罪、受过苦,但对于人生照样也是万分不舍,不愿离去。所以《赤壁赋》中“客”的苦恼和悲伤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悲苦”,苏轼是写到我们每个人的“心坎上”了。因此,千百年来,读到此篇的读者都会心有戚戚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借助“长江水”“空中月”两个物象说明世上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短暂和永恒的两面,只因思考的角度不同罢了。既然如此,人生从某种方面说也是永恒的,何必悲叹生命的短暂。苏轼的回答让“客”转悲为喜,也激励自己超脱现实的痛苦,千百年来,也让无数人“超越悲苦,超越生死”。

《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生在世,欲壑难填。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几人能超脱,大多数人都经受着自己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苦。为名利、为事业、为抱负、为健康等等。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满足这一个,还会生出下一个,无穷尽。所以,唯有超越是解除人生痛苦的唯一办法。“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哭着来,笑着走,人世一遭,啥都带不走。世间万物没有一样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就不该强据为己有,只有天地间的清风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所以,对自然美的充分享受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拥有。

三、“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苏轼的《后赤壁赋》被人喜欢度、知名度历来不如《赤壁赋》。当年苏轼经常自书《赤壁赋》赠送朋友,却并没有书《后赤壁赋》赠人的记载。这说明苏轼喜欢把《赤壁赋》的所思所想与朋友、世人分享,而《后赤壁赋》的所思所感更像是写给自己的,具有个人性、私密性。

《后赤壁赋》像是苏轼的一次夜间赤壁历险记。“履巉岩,披蒙茸。距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踏上险峻的山石,拨开稠密的草木,跨上虎豹一样的石头,攀爬弯曲的树干。在树上俯瞰长江。”但是黑咕隆咚的,长江的水深不可测,苏轼长啸一声,引起了自然界各种恐怖的反应“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苏轼自己害怕了,“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害怕得驾船都忘记了,任其飘荡水中。

根据朱刚教授的讲解,这一次“冒险”经历与苏轼到黄州为止的生涯是相对照的。苏轼少年努力,经过层层“解试”“殿试”“省试”,然后“贤良进卷”“御试对策”,可谓是步步攀岩、千辛万苦,到最后“制科出身”,终于可以俯仰长江了,谁料因“反对新法”的一声“长啸”而被驱逐,进而经历“乌台诗案”,苏轼恐慌、惊惧。最后自我调适,决定对一切都不介怀,顺其自然。也就是“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最后的落脚点是心神俱宁,解脱超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尽人事,听天命”,我们不遗余力拼搏奋斗,欣然接受任何结果。

走近黄州的苏东坡,收获心灵的宁静和淡泊;研读东坡居士的赤壁,超然人生的悲苦和喜乐。让我们追随东坡居士之“风”,穿过烟雨,迎来斜阳,“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苏轼十讲》第四讲“三咏赤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