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赵氏孤儿》里面,晋国的大臣赵盾整个家族被无辜诛杀,据说当时“尸横堂户,血浸街庭”。赵盾有两个心腹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听到这个消息后,公孙杵臼约会程婴共同赴难,程婴当时问道:“他们假托君命,说这是揖拿凶犯,我们与主公一起都死了,对于赵家有什么好处呢?”

在古代的剧本里,或者历史记述里,常常有一些忠义的人士随随便便地就把自己置于死地,我常常也有程婴的疑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周宣王是周朝的一代英主,任用贤臣,宽待臣民,号称周朝中兴之象。周宣王因大臣杜伯擅自停止执行其命令,盛怒之下命令诛杀杜伯。杜伯的好友左儒劝谏未果,左儒说:“如果你要杀杜伯,我就与杜伯一起死。”

这样轻易地抛出自己的性命,在自己看来,可能义气为重,可能决心为重,可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比如周宣王,他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吗?——有本事你杀了我们俩。对于杜伯,希望好友无端跟他一起赴死吗?留下来哪怕将来能为他正名不好吗?或者照顾他尚存的家人。

可见,共同赴难追随别人死去的做法完全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看重的是自己,成全的是自己,感动的也是自己。

少不更事的时候,最能受到这种思想的蛊惑。不论义愤填膺还是理屈词穷,轻描淡写地,或者咬牙切齿地念出一句话:“大不了就是这条命。”

这条命的意义何在?

有人以为,最剧烈的抗议就是死。孰不知,死亡是最无效果的挣扎,是最没有威胁力的。所以,做过很多坏事的人害怕报复,都恨不得对手去死。死亡,真正意义上成全的是那些你要抗议的人和事。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微小的存在也胜于最伟大的虚无。大家好好体会这句话,就能明白死亡后的无足轻重。

赵盾一家被杀害后,程婴没有同意公孙杵臼无故赴死,一起营救赵家的唯一血脉赵武,在这个过程中,公孙杵臼牺牲了,而程婴用自己的孩子交换了赵家唯一的血脉赵武,含辛茹苦的养大,最后为赵家报了血海深仇。

公孙杵臼和程婴终于做出了比死亡更可贵的事情,也更有意义和希望。

哲学家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看我们赋予它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选择轻视自己的生命。但是追问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真的愿意无视生命的呼唤吗?即使路边随处可见的苔花,也会焕发自己生命的喜悦,何况能够感知这世界的人类。

不论他人如何评价,写出我们生命意义的人只是我们自己,让我们用自己最喜爱的颜色装扮自己唯一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