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期房久矣,当下正是取消商品房预售的好时机?

1953年香港大亨霍英东发明了“卖楼花”,所谓“楼花”,就是先开花(付首付)后结果(房子建成)。首创了在房子动工兴建前先交定金、后分期付款这种销售商品房的模式,这一创新就是新房预售制度雏形。


随后,这一制度由香港传入内地,并在新房销售中广泛的运用。无疑商品房预售制度对开发商来说是最有利的,在不占用太多启动资金、楼还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就可以挣得巨额的利润。


画个图就可以拿去卖房子,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不得不说,商品房预售制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有其历史使命的。它的本质是双赢的,因为有了它,很多老板才愿意、更重要的是,才有能力、有机会干房地产开发,去盖更多的房子。也因为它,很多拿不出全款的购房者,通过分期也能成功买房。从而,地方政府能收获土地财政,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嚼叔认为,在运行半个世纪后,它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有朋友问商品房预售制度对老百姓、购房者有没有好处?客观的说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预售制度节约了开发商的资金成本,某种程度上会反应在房价上。但是近些年房子金融化属性很明显,决定房价的因素又很多(卖房市场、政策限价等),因此开发商的成本对新房房价的影响非常弱,所以老百姓对预售制度带来的好处的体会肯定不明显。


但预售制度给购房者带来的坏处(风险)可太多了,随便举例。

一是货不对板,很多购房者花完“六个钱包”等交房后,发现交付标准和开发商宣传的不一样,毕竟多数购房者都非专业人士,交付承诺多少由开发商说了算,虽说有样板房,但是公区、景观绿化等完全靠押注开发商的良心了。

二是质量堪忧,房子不像汽车、手机那样的机械化、流水线工业产品。嚼叔之前文章也提过,这几十年来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其他行业比起来非常小,大部分建筑施工甚至还是粗放式的手工打造模式,因此购房者买的精装很可能变成“惊装”

三是房子烂尾,小开发商跑路,大开发商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都可能导致交不上房,可悲的是购房者,不但住不上自己的新房还要继续每个月还房贷,独自承受了100%风险。


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不对等的制度,因此近些年,“房闹”在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了。

这是关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必然是有所行动的。2020年以来,特别是在21年初恒大爆雷后,很多城市出台了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相关政策,确保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能按时保质完成,顺利竣工交付,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即房企须将预售资金按一定比例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使用,且随着项目施工进度拨付。


这样问题就来了。房企爆雷,简单的说就是“没钱了”,一是前端融资受阻(三道红线、评级下调、银行抽贷等原因,且按不表),二是后端销售回款受阻,除了房子卖不出去原因之外就是预售资金监管,即使房子卖了,大部分钱也到不了开发商手里,政府帮你看着。因此,从21年下半年起,开发商爆雷如烟火般绚烂,政府又怕爆雷后导致房子烂尾影响民生,更加强了资金监管,如此般,“连锁反应”、“恶性循环”


开发商一批一批躺下了,地卖不出去了,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各个城市最近连续出房市利好政策(详嚼叔之前文章《各地楼市新政喊你上车,市场会有啥反应?》),这其中就包括呼吁放松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那是不是说没了预售所得的钱,开发商就没法继续盖楼,没法活下去?


文章开头说了,商品房预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了很多胆子大的人有机会和能力开始搞房地产,促成了地产开发的原始积累。但是,慢慢的这种模式被玩坏了。因为它也相当于给开发商加了杠杆,用少量资金撬动多个项目,加快资金的周转,即通常所说的地产高周转模式。地产人都熟悉的碧桂园“4568大法”就是建立在预售制度基础上,即拿地后4个月卖楼,5个月回款,6个月现金流回正,8个月再投资新地,每一份钱用到极致,以此往复实现几何速度增长。


极致的高周转模式就像一辆汽车在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越开越快,一旦急刹(熊市或监管导致资金链断裂),很可能车毁人亡(房企爆雷)。近一年来,在这条叫地产的高速公路上,惨烈的车祸连环发生,俨然已成为一座汽车坟场


可以说,成也预售制度(期房),败也预售制度(高周转)。曾经的屠龙少年,自己已经慢慢成长为一条恶龙。


嚼叔窃以为,房地产既然已经调控到这一步,在将要完成降杠杆,清理积聚的风险的任务后,索性置之死地而后生(还能比当下更坏吗?),不如直接放弃这条汽车坟场,下定决心重新修一条限速公路,不然前功尽弃后,悲剧早晚有一天会重演。


如果70岁的期房预售制度、30岁的高周转,真的玩完了,又会咋样?

首先,地产开发的门槛越来越高,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的阿猫阿狗是玩不了的,对大房企是利好,短痛也会有,但长期是利好。而且整个行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其次,地产的发展将从围着资金转,倒逼转变成和其他消费品行业一样,围着消费者与产品本身转,提升产品力。商品房的质量将大大提高,因为现房销售时,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好产品才是硬道理。

最后,房价还能得到控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时不时跳涨。因为没有了高杠杆、激进的开发商,地王就很难出现。同时通过更名炒房的成本越来越高,市场也会回归理性。


虽然当下有一定难度,但如果真能实现,那将是一个正向循环的地产新时代,到时候必然:

开发商是孙子,购房者是大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下苦期房久矣,当下正是取消商品房预售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