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少爷” “福贵”
在福贵输光家产之前,龙二一直称呼福贵为“少爷”。等到福贵把欠龙二的钱还完,龙二便再也不叫他“少爷”了,他直接喊福贵的名字。后来,福贵租了龙二几亩地,成了龙二的佃户,他每次见龙二都是低头哈腰的。
龙二看见凤霞,指着她问福贵,这是你的崽子吗。和龙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贵以前的佃户。他们看到落魄了的福贵,还是一如既往地叫他“少爷”。
福贵落魄后,就只能穿粗布衣服了。有个佃户叫王喜,他临死的时候,还让家人把他的绸缎衣服给福贵。
02 “少爷,我没有帮你的力气了”
长根,是福贵家里的仆人。照理说,他老了以后应该是福贵给他养老的,可他不愿留下来当个累赘。他说:“少爷,我没有帮你的力气了。”他没有家,只能出去流浪,拿个破碗乞讨。
有一次,他回来了,说是想福贵他们了。他还带回来一个红绸布,是他捡的。他洗干净了,留给凤霞扎头发。后来,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03 “治不了才好”
家珍本是个养尊处优的娇小姐,可跟了福贵以后,她只有过不完的苦日子。她是个很隐忍的女人,自始至终,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福贵。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很怕拖累了福贵。她听说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不但不难过,还说:“治不了才好,哪有钱治病。”她不能下地干活,焦急地问福贵:“福贵,我还能养活自己吗?”
有时候我觉得她是个蠢女人,好想骂她几句,让她赶紧回娘家。后来我想,也许是我习惯了计较和算计吧。陈奕迅有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是“因世上的至爱,是不计较条件”。家珍就是这样“不计较条件”的女人吧。
04 鞋子拿在手里
有庆是福贵的儿子,他还在家珍肚子里的时候,福贵就把家产给败光了。有庆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割草喂羊。学校离家远,他每天跑着去,再跑着回来。家珍做双鞋不容易。福贵看有庆把鞋子穿得破破烂烂的,就骂他。有庆是个好孩子,从那以后,他就赤着脚跑。
有次福贵去城里,看到有庆在参加长跑比赛。他看到有庆的手里拎着鞋子。
05 “你让她说,是谁的”
福贵被抓去当兵的时候,凤霞还好好的。等到他回来,凤霞已经又聋又哑了。后来,闹起了饥荒,家家都吃不饱。凤霞在地里好不容易翻出个地瓜来,却被王四抢走了。
人饿急了眼,为了口吃食能拼上性命。王四欺负凤霞不会说话,和村民说是凤霞抢了他的地瓜。福贵来了以后,王四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你让她说,是谁的。”凤霞是个哑巴,这谁都知道,她如何能说得出话来?
06 回娘家要吃的
福贵落魄之后,家珍肚里还怀着孩子。当年福贵在城里吃喝玩乐时,没少羞辱他老丈人。等到福贵把家产败光,他老丈人立马把家珍接走。可是,家珍太痴情了,在娘家生下孩子半年后,就带着孩子从城里走回了家。
从那以后,她哪怕过得再苦,都没动过回家的念头。闹饥荒的时候,有庆饿得天天喝凉水充饥,家珍那时已经病了,她走了十几里路,去娘家要了些吃的。她带回家一小袋米,那是她爹千方百计省下来的。
家珍看着这米直掉泪。
07 “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
有庆死得太惨了。他们校长是县长的老婆,校长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有庆是给她输血过多死的。福贵知道了有庆死的消息,赶去医院问医生有庆到底怎么样了。
按理说这属于医疗事故,医生是要承担责任的,可那些医生根本没觉得有什么。福贵的儿子死了,可那医生并不急于解释有庆的死因,他反而质问福贵“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
08 队长哭了
福贵的队长是个好人。家珍病重时,队长找了个医生给她看病。医生说家珍快不行了。福贵想家珍苦了一辈子了,她死了可不能没有个棺材。他就挨家挨户借钱,可还是不够。最后是队长给他凑够的。
后来,队长遭了难,村民们不敢站出来替他说句公道话。他受了一些折磨。回到村里时,别人问他怎么样了。他说没事,就是不让他睡觉。说着,他就哭了起来。他说平时对你们这么好,关键时候也没人帮他。
09 二喜娶凤霞,真风光
凤霞是个哑巴,二喜是个偏头,他俩凑了一对。在二喜把凤霞娶回家之前,福贵告诉他,凤霞是个苦孩子,最好让她嫁得风光一点。
二喜只是个出苦力的搬运工,可是他把福贵的话记在了心里。结婚那天,他带了二十来个人,有敲锣打鼓的,也有分烟分糖的。那气派的样子,是福贵他们村里从来都没有的。
其实,他为了让凤霞风光地出嫁,借了不少钱。可就算这样,他也没有一句怨言。凤霞是他爱的,他愿意为她做任何事。
10 “当初你不该不让春生进屋”
当年福贵被拉去当兵的时候,认识了春生。那时,春生还挺小的。有庆死了以后,福贵才知道原来校长的丈夫就是春生。福贵看着老朋友,那重逢的惊喜和为子复仇的愤怒交织在一起,最后他没有报复春生,背着死去的有庆走了。
春生曾几次去福贵家道歉,还带了一些钱,可家珍从不让他进屋。后来,春生遭了难了,他有了轻生的念头,临死之前,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福贵家。他和老朋友诉说着心里的痛苦。福贵劝他可不能死,家珍在家听到了他们说的话,也告诉他别动轻生的念头。
春生还是死了。福贵仿佛忘记了有庆的死,他对家珍说:“当初你不该不让春生进屋。”
11 “死了有人收作”
福贵总是关心死后的事情。凤霞有了孩子以后,他想,这样就好啊,以后凤霞死了以后有人收作了。后来,家珍、二喜、苦根都死了,福贵什么亲人也没有了。他想了想,觉得这样也好,最起码他爱的人死的时候都是他收作的,他就算死了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在我的人生中,曾经三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高中的时候,晚上熬夜读的。从那以后就有了一个印象:这本书虽然叫《活着》,但它一直在讲死亡的故事。
十多年后,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间太久了,很多情节我已经忘记了。读的时候很难受,经常有种想哭的感觉。
最近,我又翻开这本书,看到了很多细节,作者写得非常细腻,又没有一点矫情的感觉。我突然明白了,这书的语言很平实,看似没有什么水平,其实是因为小说是以福贵的口吻写的,要是写得太文艺就不是老农民的语气了。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把心思用在细节上了,丰富的细节让小说平凡的外表下有了坚实的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