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生前贫与富,照样身后化为尘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相传,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这是目莲救母的动人故事,也是中元节的由来。

        当然,中元节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该节是缅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渊源流长,传承至今。

        中元节这天早上,人们事先在村口街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祭台之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庄严肃穆。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有些地方还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任务,冤魂已过奈何桥。

        中元当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结束语,无题:一年一度中元夜,村里村外祭鬼神。无论生前贫与富,照样身后化为尘。

作者: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河南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论生前贫与富,照样身后化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