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的时候,就尽情享受生活吧

花了半个下午看完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最大的感慨是,文艺类的书籍看起来真的很令人放松。从封面到内容都让人感觉到闲适,排版也很空旷,真正做到了“字里行间”都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似乎在告诉读者:没关系,慢慢看吧,不用急着看完,慢下来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也挺好,发发呆,让心灵休息一下。让我这个看惯了文献和专业书籍的紧密规整排版的人体验到了久违的轻松。

人只有真正放松下来,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不用在每周的一开始就计划好所有工作安排然后每天从一睁眼就按部就班地、机械地去推进计划,不用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构思接下来的工作该如何调整,不用在晚上10点半还一边加班一边担心会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早起,更不用连续一个月连洗衣服的日期都要靠安排在日程表上才能保证不扰乱其他计划。

真正放轻松的日子是美好悠闲的,我可以停下来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一边用音箱放着音乐一边把宿舍全都收拾整理一遍,也可以随意地决定想看什么书、做什么笔记、看完之后写不写读后感,可以心血来潮趁着阳光正好的时候带上相机去随便拍点照片然后决定要不要修图,也可以随时决定是去健身还是看老电影,还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阳台上看着种下的花花草草并且假装跟它们“交流”。总之,没有任务和ddl的日子都非常美好。

回到阅读上来。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说随着人的成长和受到的社会训练,理性的思维会逐渐成型,会越来越遵照社会规则和事物的实际规律,同时感性的部分会减弱。往深了说即人会越来越注意不到自己心灵和灵魂的真正需求,往浅了说,感性的的表达会越来越少。私以为深有同感。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爱看小说或者青春伤痛文学,一边在书里寻找自己的影子一边怀着遗憾悲伤的心情缅怀过去。到后来,或是出于职场需要,或是出于认知提升,开始看一些专业的书籍,往往边看书边总结,看完一本书就能很快总结它出讲了些什么,甚至还能弄出个思维导图。这种“功利性阅读”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收获是巨大的,会让人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但是,像这次这样,在闲暇时间里,泡上一杯咖啡,晒着午后的太阳,悠闲地读一本从排版到内容都很让人放松的书,并让心灵感受到平静。这种感觉,很久都不曾有过了。

不需要调动神经去记忆书里讲了什么观点和思维;也不需要在意书里描述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深意,仅仅只要让思维跟着文字流动,去体会被文字安抚和治愈心灵的感觉。这对一个长期经受压力训练的人来说,是极为不易的。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非常想得到放松的机会,但是即便当他们终于有机会处在放松的环境中时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轻松,因为这种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已经在日复一日地训练中烙印在了他们的神经上,成为她即使想要逃离却也无法舍弃的部分。是枷锁,但也是荣耀。

做一个高精准的螺丝钉,和做一棵随风起舞的小草,似乎不能同时办到。

回到现实,其实大部分时间可能还是按照螺丝钉的方式过生活吧,只不过在偶尔的闲暇里才有机会做些随性又洒脱的事。因为稀有,所以相比之下,更显得珍贵和美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工作的时候,就尽情享受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