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兵塔里木杂记(7):在机械连的青春岁月

90年代初,团场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中心,开始大开发、大建设、大投资,以夯实团场发展基础。


为推动土地开发工作,团场投入巨资添置各种大中型链式轮式拖拉机、农机具,以满足团场机械开垦工作,从全团职工队伍中选拔一大批青年,仅有部分老职工子女,组建七团机械连,承担团场的野外开垦良田工作。

1992年3月,因我工作表现优秀,我被调离到七团机械连工作,主要从事驾驶挖掘机挖排渠、清淤泥、做农渠等等。

连长:丁宗武,老机务工人出生,湖北人。

副指导员:吴胜安,上海人。

副指导员:苏国平,山东人。

副连长,连长:冉照莆,主管连队挖掘机,山东人。

副连长:费正海,湖北人。

技术员,工会主席:许玉武,湖北人。

司务长:王金荣,上海人。

保管员:林根才,上海人。

上司:王英,朱振武,河南人。

出纳:张建华,河南人。

会计:夏合全,四川人;黎萍,山东人。

文教:梁琴茹,四川人。

机械连的新职工年龄基本上在30岁以下,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小伙子,大多数没有结婚生子。全连队人数120人左右。

一辆拖拉机设有组员5人,机车组长1人,负责机车和人员的出勤率、定时做好机车的保养与检修;驾驶员1人,负责机车保养、工作量和人员考勤记录;学员3人,负责机车机车的零星活,跟着组长学习驾驶拖拉机技术,以能够独立的从事拖拉机操作。

一辆拖拉机设有5名工作人员,工资报酬一般与拖拉机工作量挂钩,多劳多得,工资分配比例方式为:组长100%,驾驶员80%,学员70%

我当时是在一辆轮式挖掘机工作,机车型号为贵阳60,我们挖掘机因型号小一点仅仅设有4人。车机车组长雷鸣,陕西人,老机务出生,从三团来七团工作,头脑灵活,善于总结,能说会道;驾驶员熬其兵,来自重庆江北,已病逝;学员蒋元伟,来自重庆渠县,聪明伶俐,有经济头脑,1996年3月开始就辞职从事个体运输。

因我们挖掘机是轮式,行走速度比其他挖掘机要快,所以一些零星活都是我们机车在干,又加上组长雷鸣对工作时间抓得紧,当年就完成了超出意外的工作量,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机车组。

从1992年—1996年,我们机车先后承担了三连、五连、十三连的土地农渠,排渠开挖工作,二连、四连、五连、七连、八连、九连,一中队、二中队的排渠清淤,

最引以为豪的是,1993年至1994年8月为期一年半时间,承担了大型多浪水库大坝土建工程的土方上车运输工作,虽然工作地点比较远,一日三餐和住宿都在建设工地,但我们欣慰的是多浪水库留有我们脚印、汗水,那长长的三公里的建设大坝我们曾经贡献过我们微博的力量。


团场党委为了激励我们斗志,为生产一线设立奖项有优秀青年突击手和突击队,优秀生产者,在每年年末进行奖励。

因新疆地里条件与气候特点,野外劳动一般在三月份至十一月。

为了解决我们的野外吃饭问题,连队成立了蔬菜种植小组,炊事员小组,组建了伙食团,自己出钱购买饭票与菜票,每天中午与晚上,连队伙食团把饭、菜、水送到地里,我们凭饭菜票打饭和菜。

野外开荒是辛苦的。白天和晚上都要劳动,因机车24小时不停,一般坐在拖拉机驾驶室工作一天,要12个小时左右为一个班次,每天两班倒,除天气炎热或寒冷不说、工作地点又离家远,所以,我们都是吃在地里。

连队领导也知道野外工作辛苦,每周都要杀一头猪,来改善我们的伙食。另外,逢年过节,还回给每人分一块猪肉来慰劳我们。

为了我们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团场于1992年建设一座四层的机械连办公大楼,位于团部以东500米,设有机车停放与检修大院,占地面积约40亩,一到冬天,所以拖拉机全部停放在大院。

最让我们有收获的时候,就是在每年的冬季,团场为了提高我们的机务知识,必须举报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每天上午,由副连长冉兆浦,技术员李强给我们上课。主要学习拖拉机发动机工作原理,机械故障的发现与处理,拖拉机日常保养技术。

下午,由各机车组长带领组员对机车所有零部件进行拆卸,现场学习拖拉机故障的检修技能,为期三个月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历经四年的工作时间,我们学习到拖拉机的内部构造,部件功能 ,工作原理,操作技术,并成为一名机车驾驶员,

经过几年的开垦建设,团场的土地面积由当初的6万亩增加到1996年的9万亩。



1998年8月,因团场体制改革,机械连率先走在全团前列,拖拉机分配到农用单位,人随车走,有许多机务青年也流向地方,从此,机械连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

目前,原机械连的年轻小伙继续留在团场的工作和生活的有程书太(4连),朱应权(11连),候细庆(13连退休),蒋元伟(自由职业者),王世新(1连),杨春江(15连),蒙党太(3连),杜正勇(15连),陈永生(3连),潘富春(3连),吴云铁(15连),姜俊启(6连),王华冲(4连),游光伟(1连),刘国才(14连),文泽(3连),杨玉才(自由职业者),张传元(自由职业者),包安邻(1连),陈兵(七团棉花加工厂病退),吴世合(3连),杨正江(13连),杨文发(15连),张小伟(13连),徐元福(6连),艾道雄(3连),李平(3连),王茹东(3连)。

老职工子女有:陈建民(14连),李利(6连退休),李强(15连退休),杨正江(13连),史传革(14连),陈永明(11连),张顺国(6连),李鸿(迎宾路社区退休),李明(6连),吴永江(5连),万云(农机站退休),万林(5连), 王林(5连)。

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生活越来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屯垦兵塔里木杂记(7):在机械连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