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重的教授公公

      今天天气不错,早上起来收拾收拾房书柜。每次打开书柜,看到书柜里的满满的书籍,就不由得想起我的公公。



      我的公公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他是一个很善良,非常喜欢古文学的一个中文教授。从事教育,编辑工作四十余年。他的一生很清苦也很节俭。他年轻时候经历过下乡去支援教书。一去就是好多年。他和我婆婆两个人大学毕业以后,婆婆也义无反顾的跟随着去了乡下。在那里他们度过了十多年的清苦的日子。当时的公公一心扑在教学上,家务活基本上都是婆婆承包了,因为自己的父母家都在市区,两个人经常抽空还要回来看望老人。十多年后终于被调回市里在重点中学任教。

      单位给他们分了房子,全家这才安顿下来。婆婆是教数学的,公公教中文。他们俩辛辛苦苦的教书育人。后来公公被调到了教育局,做编辑,担任杂志主编,那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自己作诗写词,写儿歌,翻译古汉语,他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出了好几本字典,词典等。比如《汉语常用字部首结构笔数笔序字典》,《小学词语手册》,《名著导读·古代文学卷》,《古诗斋》《古文今译门径》等学生喜爱的工具书。小传被收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词典》以及《中国专家大辞典》。

        在他退休以后,也没停止他的钻研古汉文的翻译。我记得很清楚,每次我们回家的时候,都会看到公公坐在书桌前,看着他的书,记着笔记,公公的笔记好多好多,每次回去我们在床头,书桌或者是家里的各个角落,都会发现他的随手笔记。他有个习惯,就是随手记录。想起来的时候,心中有灵感的时候,就用笔给记下来,过后再去整理。

      公公闲暇时,喜欢写毛笔字,喜欢篆刻。家里墙上都挂满了他的杰作,自己用的印章也是他自己篆刻的。公公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就是无所不能,学识渊博。

      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因为婆婆的身体不好。公公承担了做饭,干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所以影响了他的创作时间。尤其是我们回家的时候,有时候听到公公的叹气声,他叹气的原因是婆婆因为身体不舒服,情绪也不好,他只能是照顾婆婆的起居饮食,没有时间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他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他想把他自己对古诗文的研究,出一本对社会有用的书,能给喜欢古汉文的学者,或者是在校学生有所帮助。这是他一生的愿望,所以他把这件事当成了精神支柱,再难也要把它给完成。有时候回家看到他的憔悴,很是心疼,力所能及的帮他。当时,因为我们工作也忙,给他俩找了保姆,先让他能轻松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段时间后,他们觉得无法相处,就不用了。

      后来公公的书终于出版了。他的《国学今译指要》终于出版了。但是不幸的是,在他这本书出版不久,他的身体却累垮了,永远的离我们而去。



      公公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他对我们从来都没有怨言,总是为我们每一个人着想。听婆婆说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苦,她和公公家里兄弟姐妹都很多。他是唯一一个学习好,最有出息的,挣钱比较多的。所以他全身心尽力的去帮助他的兄弟姐妹,还有婆婆家的大小事情,全都一个人扛起来,毫无怨言。公公就是这样的人,话不多,但是却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

      虽然他离开我们五年,每次看到书柜里公公留给我们的这一柜子的书,以及他的手稿,全部都保存下来了。我觉得这是公公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会好好的把它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下一代,永远的传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敬重的教授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