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么爱种菜?中国人的“民族天赋”是如何形成的

前几年有一本名叫《人类简史》的畅销书籍,作者将人类社会分为了3个阶段,分别是采集社会、农耕社会、科技社会。

很明显,现在的我们正处于科技社会。那么前面两种社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关于采集社会的祖先对我们的影响,听起来......总觉得不太严肃:

①现代女性开车不认路是因为在采集社会中,女性不负责外出打猎,只需在洞穴中带孩子,导致她们的大脑有这方面的缺陷;

②现代人喜爱高糖高热量食物是由于原始人缺乏高热量摄入渠道,唯一大量摄入高热量的机会就是走着走着遇见棵果树,然后抓紧机会吃到吐,导致现代人会下意识地重复类似活动。

而提到农耕文明,现代人就显得谦卑很多了,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农耕时代更是充满敬畏。

有一种半调侃的说法就可以看出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它说:

全人类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黑人卓越的运动能力,印度人的唱跳能力,战斗民族的战斗能力等等。

而我们中国人的种族天赋就是“种菜”。

中国人不仅擅长种菜,而且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爱种菜。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中国人身边都有“在种菜”的长辈,不管他们是在城市楼房的阳台上、还是老家的农田里。

下面我们就在“西农大博物馆”的农耕展示厅,探寻一下华夏儿女是如何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练成“种菜”绝技的。

原始农业

在一万年前后的原始社会,基于各地方的自然条件不同,各地也都有浓郁的地域性差异,黄河中下游旱作农业发明了石墨盘、长江中下游发明了石漏、东南沿海发明了石铐,北方游牧民族发明了打猎用的“石双节棍”。

之所以各地域之间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异,除了原始社会各类作物稀缺之外,与各地的土壤特点关系也很大,先来看看我国主要的几种土壤:

小贴士: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土壤之所以会有颜色和组成物质的差别,是因为它们都由各种不同的矿物质风化、侵蚀而来,不同地域的矿物质差别也就造成了各地土壤的差别。

我国的主要土壤可以分为:

东北土壤、东南土壤、中部土壤、西北土壤、西南土壤

分布位置大概长这样:

当时的原始人虽然不明白土壤的差别,但他们知道脚下的土地能长出什么植物,也针对性的发明了一些原始农具,就像这样:

这个复原的半坡遗址就是很典型的旱作农业文化遗址,距今约6700-5600年左右,在当时已经有了石斧、石磨盘以及粟、稻、白菜等。

相应的,这个浙江河姆渡遗址复原则展示了南方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他们当时除了石斧之外还有了纺织器,而且有狗、猪等牲畜。

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时,位于甘肃的马家窑文化又衍生出了一项技能-制陶

可以看出这些陶罐除了“又大又能装”之外,可爱的马家窑人还在外面添加了装饰,也不知道第一个在罐子上画画的马家窑人有没有被他家长批评“不务正业”。

春秋战国农业

夏商周时期是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夏禹、纣王、姬发等人的带领下,我国农业生产力实现了大飞跃,吃饱了肚子的大伙开始写诗、唱歌、打仗了。

这个图展示了周朝时农民伯伯的劳动方式,他们形成了流水作业,前面俩人把土铲起来,后面俩人用棍把土块砸碎,流水搭配、干活不累。

他们还发明了很多带“脚”的容器,方便在其下方生火。

再往后,我们的祖先终于认识到了土壤的重要性,开始“任土作贡”,专门派人去各地考察土壤质量了,还列了个清单:

相比前人在没有电、没有通讯的条件下做出的科研成果,现如今我们的土壤研究已经十分细致,相信祖先会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开始分析土壤,24节气和72侯也是在那时才有的。

我专门咨询了导游小姐姐古人是如何在没有精确“公历”和发达天文学基础的条件下计算出准确的“夏至、冬至”等日子的。

小姐姐解释道:古人大多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并不是以“日照最长、日照最短”等条件来做判断。

举例说明大概是这样:

古人A:老王老王!“鱼上冰”了!

古人B:哎呀哎呀,那明后天差不多就是“雨水”了!

夏商周时期另一个伟大的农业变革就是普及了“牛耕”,在一个叫“乌获”的傻大壮把牛尾巴拉断却没有对牛造成任何的位移之后,他们终于正确认识了牛的倔强,选择曲线救国、专攻牛的鼻中隔,终于有了这个“生物拖拉机”,至此,传统农业要素大致具备。

同时,桑蚕业也是这时萌芽的。

秦汉隋唐农业

陕西的小吃种类繁多,其中肉夹馍、羊肉泡馍更是享誉世界,除此之外,陕西更是各类面食的主场,说到吃面,陕西人没服过谁。

可即便是古代的陕西,小麦在汉朝之前却一直被大家认为“有毒”!

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不懂如何加工,只知道把小麦煮一煮连壳吃,导致经常腹泻。

直到这些加工设备被发明,终于打开了小麦的正确食用方式,面食一跃成为当时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金字塔尖”。

而汉唐时期对“牛耕”设备的改进,又一次提升了劳动效率。

好的,既然有面、有饼吃了,大家就有了别的追求了。桌子一拍,古人开始了规模化养殖!

当时的养殖进步有多大,我们通过他们的陪葬品来看看:

如果你看这张图时感觉到被人盯着,可以看向右上角寻找答案。

通过规模化养殖,肉类蛋白的供给也解决了。可有的吃和吃得好是两回事,这时候大多数的古人烹饪在我们眼里都是“黑暗料理”。

举个例子:

在汉朝,你去山上打了一只肥美的土鸡,找到餐馆让老板加工,老板使出浑身解数,半个时辰后给你端上来一盆白水煮鸡

当你质问老板为什么不拿土豆、洋葱、辣椒做一锅大盘鸡时,老板说:


你想起来土豆是15世纪美洲传来的,于是你又说那也可以放点胡椒放点蒜啊,老板说:

你又想起胡椒大蒜是隋唐时从国外引进的,你又说至少来片姜吧?

老板低头沉思,姜?昨天从京城回来的李家老三好像提过这玩意,据说是国外刚进贡的,皇上都不够吃,我们可没有。

你无奈地说:那至少给我点盐吧?

老板冷淡地说:盐在那,自己放。

当然,我们除了引进农作物之外,也出口了很多东西。除了著名的丝绸之外,还有橘子、桃子、茶叶、人参、杏等。

并且猪猪也是我们华夏文明土生土长的小可爱。大约两千年前,我们把猪猪作为本土生物出口给欧洲,结果在20世纪,他们把我们送给他们的猪猪培育的粉白粉白的,又出口回来了!果然技术就是生产力啊。

宋元及明清农业

宋元时期我国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工具和充足的劳动力使南方农业迅速发展。

而除了农业发展外,宋元时期的棉纺织业进步也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推进棉纺织业进步的代表人物就是“黄道婆”。

传说黄道婆是在少年时流落海南岛,在那里向黎族人民学了一手精湛的纺织技术而后回乡,改进了众多纺织工具,传授了各种先进的纺织技术。

这故事听起来俨然就是一个“留洋高材生学成后回乡创业,申请多个专利注册公司成功上市,填补行业空缺、名利双收”的故事啊。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激增,我国农业被迫向精细化发展,并且这时的第三次引种高潮使我们终于有了辣椒、土豆、红薯、玉米等,我国的饮食结构和基本作物再次调整,传统农业科技体系全面成熟。

也就是说,经过几千年的等待,凑齐了葱姜蒜和胡椒辣子的我们,终于可以做“满汉全席”啦!

近现代农业

经过了“艰难困苦”的几千年,我们终于来到了进现代农业,这里的时间点被定义为1840年。

随后,中国农业走入了近现代化的进程,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为我们中华民族亿万人的生存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擅长“种菜”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但这个天赋是我们祖先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历练,在与“天地”的较量中锻炼出来并传给我们的。

时至今日,我们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中国人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远到古代四大发明,近到屠呦呦的青蒿素,中国人在各个领域体现着对全人类的贡献。

但我们还是喜欢种菜,因为农业是中国人的“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啥这么爱种菜?中国人的“民族天赋”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