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古镇打造基本雷同,但文化底蕴各有千秋,这就是古镇与古镇之间最核心的区别所在。
因此,游人喜欢古镇,所以游古镇的人很多。
6月13日星期六,儿子儿媳带孩子,放了我们一天假,一大早我和老伴就自驾新车前往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隶属邛崃县,距离成都不到100公里的路程。
我们沿成温邛高速一路向西南。虽是周末,但车辆不多,没有拥堵。
到达平乐,刚好9点。
从这个牌坊往里走,到古镇还有一段距离,但古镇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牌坊下方立有“茶马古道”的照壁,就有了远古的感觉。这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现平乐镇骑龙山上仍保存着完好的古驿道(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遗址。
20分钟后我们穿梭在古镇的街道上。
第一次来平乐,不知怎么游玩,看见旅游大巴上下来的游客有序向古镇走去,我们也紧紧尾随前往。
穿过一条小街,不知不觉来到了“古戏台”。
古戏台始建于乾隆年间,底层设室,外砌卷洞,二层为戏台。
古时,每逢重大节日,镇上都会组织当地有名的戏曲杂耍人到戏台唱大戏,可谓热闹非凡。
如今的戏台,成为了文物,唱戏的少了,来台上游走的多是前来旅游的游客。
古街上游人稀少,门店也是稀稀拉拉的开着。
每家门店的大门都是复古的一块块门板镶嵌,门口一般都置有板凳,用于闲坐聊天。
水沟的盖板上已经有了青苔的印痕,岁月在这里有了记忆。
正在流连拍照,一对母女互挽着手从旁擦身而过,成了古街上的素描。
这个“古镇老茶馆”,门脸破旧,岁月悠久。
“出门漫步老街子,进屋闲喝盖碗茶”是古镇民居真实的生活写照。
看看就让人向往,想想就让人陶醉。
早点已经摆在了桌面上,诱人的香味阵阵飘来,锈蚀着我们的味蕾。
没有吃早饭,就是想来古镇品尝特色。
老伴看着热气腾腾的叶儿粑,买了10元钱的,3个肉馅,2个甜味。
瞧,已经迫不及待上口了,瞬间3个肉馅下肚。
古镇不小,面积达到69.94平方公里。
街道也很多,四通八达。
我们没去找导游图,随性在古镇里闲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前面一株硕大的榕树出现在街边。
树冠遮天蔽日,十分凉爽。
树干上挂满了游人祈福的红绸,有的时间久远,已经变色了。
这样的古树沿江共有13株,都在1000年以上,最大的一株树龄已经有1500多年。
离开古榕树,我们走上了兴乐桥。
这座桥应该是新建的,原来的石桥已经不复存在,也无法修复。
兴乐桥的上游就是“一江分三水”的水利工程。
白沫江在这里被古人分为三条堰,右边的叫黄金堰,左边的叫安乐堰,中间的叫顺江堰。
形成了“一江分三水”的特殊景色。
黄金堰,有个神奇的传说:
古时,平乐大水为患,当地百姓用竹笼装石头筑坝挡水没有成功,大禹前往西蜀蒙山途经此地,撒黄金垒土,终筑坝成功,遏制了水患。
为了纪念这位水利“专家”,百姓将此堰命名为黄金堰,也叫禹王堰。
白沫江的水流在这里被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圆形和浅滩,梯田似排列,水流在圆形周围激起浪花朵朵,远观近看甚似美艳。
这里,绝对是小朋友玩水的理想之地。
顺江而下,有步道可循。
江中有游人在摆渡小舟。
在江中游览两岸的景色,又别是一番风味。
江堤上,茶社、餐饮已经形成规模,满眼望去,鳞次栉比,成为一大景点。
此时我们已经走在了“清河长廊”上。
游船码头也在此路段的江堤边。
坐在江堤上,泡上一杯茉莉花茶,打望着江中的游船和对岸独具特色的房舍,心安静下来了。
也可以眯着双眼打盹,在似睡非睡间畅游美好。
清河长廊的尽头需跨江游玩。
这里没有铺设桥梁,只能从这样的大石块上跨越而过。
一点都不害怕,石块之间相距不远,且十分稳当。
这样原始的创意,竟成了网红拍照地。
确实,成相让人赞叹。
走上江堤,平沙落雁音乐广场就在眼前。
可以想象,往日这里的热闹和喧嚣。
也可以想象,这里肯定是年轻人最易激动的场所。
而今天,却平静而婉约。
再次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人流多了起来。
商铺也开门了不少,还有摊点卖主在吆喝生意。
古镇开始回“血”了。
走着走着,突然一条古街吸引了我。
江西街。
吸引我的地方是房屋建筑,好像整体要矮一些,房屋也要陈旧些,是原汁原味的老建筑。
游走进古街,确实与外面的古镇有很大差别。
这里有江西会馆,多数江西移民在此居住、经商。
如果要想知道客家人的生活现状,这里应该有答案。
古镇的这条街道更具特色,虽然一看就知道是后期打造的,但很有韵味。
中间是一条沟堰,沟堰的两边是人行道,商家商铺紧挨着人行道,紧致而有序。
间或还有亭台修建在沟堰上,游人逛累了可以休息。
极具人性化的步行街。
逛着逛着就饿了(其实是美食诱人),找了这家王胖子奶汤面就坐了下来。
一人二两,面条雪白,面汤雪白,青绿的葱花相伴其中,清淡的香味陡增食欲。
兜转了两个多小时,古镇走了个大概,古镇了解个大概。
平乐古镇文化底蕴丰厚,古镇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贯穿其中。
"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