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2021年奥运会

      2021年7月25日上午带孩子在家里看奥运会,在微信上写了一篇观感:

现场直播拍的照片

看着孩子在电视机前为中国队加油的时候,感觉我们的民族自信满满。以为这个奥运会还是我们从小认为的那个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会。历史上曾经因为世界大战不可抗拒的原因停办过三次,这次是延期了,原本是2020年的,延期一年到现在。

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基本不追剧,偶尔在电脑上看一些推文中提到的热播内容。家里我电视机一个月最多开一次,也是因为现在电子产品的普及,庆幸我们赶上了一个新的时代。

再次看奥运会就是一篇文章了:

意难平

7月30日,我陆陆续续看到两篇文章,第一篇是我国的运动员肖若腾在体操全能决赛上遭受裁判不公正待遇的那一刻,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不可理喻的裁判员?眼睛看不清楚表现,戴有色眼镜行事,这个资格即使被质疑,也弥补不了对准备奥运会严酷训练了五年的运动员造成的伤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限,有些人终身这样一次机会,梦想就被偷走了。

看懂的眼神
拿干净的冠军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运动员谌(shen,念四声)利军的介绍,是他自幼家境贫寒,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训练。在上一次大型比赛中失意,克服沉重的压力,在这种局面中依然坚持高强度训练,准备了五年。在上一轮比赛有争议情况下,比对手少11KG,没有悬念的情况下,为了赢的信念放手一搏的时刻,完美实现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奇迹就是这样的一件事。还有一个励志的鸡汤文就是“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她们做不到的。”被他诠释到极致。

读完文章我甚至在庆幸他没有遇见前面那种眼瞎脑残的裁判员,否则就是上帝关上门的时候甚至没有留下一扇窗户,恐怕今生的梦想就是一场噩梦了,会给这个苦命的举重冠军带来致命打击。

触目惊心的培养模式   

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的妈妈在意识迷糊的她耳边用低音,灌输必须赢的理念,形成潜意识。 像极了真人秀节目中被老母亲鸡娃到极致的孩子一般行为举止异常,发球动作诡异,态度极端傲慢。

现如今信息泛滥,而且大数据检索过用户的习惯,推送的内容已经根据我的喜好分析过的内容,所以在有限的渠道中了解的不够全面,而且我所接触到的信息就是传播一定时间的内容,有别人感情色彩植入的成分,当然由于作者渲染更容易被带入到情绪中去,很多时候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都被三言两语带过的。

再出发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剂,随着奥运会的进程,更多的项目中涌现出冠军的名字,一遍遍感慨运动员的坚守和爆发力。

尤其是苏炳添运动员超越亚洲梦想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亚洲的奇迹,热点搜索了好几天。大家都在惊叹这个速度的突破太不容易,值得为每一秒的百分之一提速写篇论文研究。

然后是不少影响力的文章总结运动员冠军的身份,有名校的佼佼者,有高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我注意到副教授苏炳添还有几位优秀的高材生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我是想象学院能为运动员争取出更多的时间训练,同时开阔视野,和时代联系紧密,提升个人影响力方面有便利的条件。

有产子后回归赛场的妈妈,年龄对一个人的刻画不明显的话,生孩子这个脱胎换骨一般的经历,想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态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妈妈的身份特别不易,训练时间的保证还需要分配到陪伴孩子这一段难得的时刻,也有为了孩子,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实现运动的梦想。

训练的辛苦,每一位运动员浑身上下伤病。意外损伤基本上是家常便饭一般普遍,每一个冠军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起码经历了数万小时的刻苦训练。奥运会的延期,一些运动员日常训练保持强度,保持实力才能让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也有受益者一个14岁的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因为奥运会的延期,年龄到达参赛标准,获得了一次机会,展露头脚。

我们很多观众对运动员的付出和表现都很满意和宽容,看待竞技运动的态度要平和一些,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刘诗雯对着镜头道歉的时候,有的粉丝温暖安慰,也展示了国民对努力付出的他们的尊重。

背后的支持力量

每一个奥运冠军的诞生,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深耕。衣食住行都要保证精细,人民日报发文汪顺教练的比赛前一夜为他守们,将细节落实到行动中,就像我们总是在高考前和期间的那些晚上到宿舍去守护一样,为着孩子们的梦想实现保驾护航。

刻意练习

冠军获得之前都是一段长长的蛰伏过程,为了领奖台上的一刻闪耀时光,经历成千上万次练习。跳水运动员的训练不允许有丝毫差错,水花消失的技巧凝聚在一次次地跳水练习中。

时间终究会带走所有的荣耀,有一次办公室的张老师开导学生要想开时候,说“一个冠军走下领奖台的那一刻,跳就已经是前冠军了。”

奥运会是四年的这十几天,我们激动地是冠军产生的那一刻,他们归来之后是要恢复日常的刻苦训练,或者是远离伤病战场的退役,但是奋力拼搏,争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是采访全红婵教练时候,提起来说如果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好的话会重复训练十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想来每一个标准动作也来之不易,天分超级重要。

我们今天的工作中会遇到做题错误的细节,也需要有定准了细节的精神,不能马马虎虎就算过关了,抠细节才能出成绩。

下面是我的疑惑:

运动项目有尊卑之分吗

奥运冠军全红婵载誉而归,家乡基建为打卡网红创收,游乐场盛情邀约,各种宣传。

家境清寒的举重冠军谌利军现在的情况应该好一些了吧?练习这个项目之前他妈妈还很担心这个运动项目体型不太容易娶媳妇儿。想来他妈妈为儿子终身大事顾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如同我们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明显,大学专业分明,超级厉害的学子选择了金融、经济管理,虽然和运动员选择经济管理学院的初衷不太一样。

优秀的、有天分的人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专业学习,将来工作依然去了最适合自己发展规划的地方。

我们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了解的2021年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