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简评:在宇宙之间,见证中国科幻的崛起

       最近,《流浪地球》这一部中国科幻电影在春节档掀起了一阵科幻狂潮。笔者也去电影院感受了来自刘慈欣、郭凡、吴京等作家、导演、演员为观众们出的一出科幻好戏。

      《流浪地球》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五个字:“饱和式救援”。其中却蕴含了中国与国外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在电影中,各种“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场景无处不在:为了35万人的存亡,几只救援小队从陆地与空中不顾一切地接近杭州一号地球发动机;刘启赶到苏拉威西地球转向发动机之前,发动机已然正常运转;在最后点燃木星的时刻,各国纷纷来援。

       不同于国外科幻电影孤胆英雄式的救援,《流浪地球》所承载的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团结一心、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核,以及“大同社会”的价值理念。在中国的的神话传说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国人依靠的不是神佛的怜悯,而是自身的力量。大禹带领华夏先民历经二十年,依靠自己,最终取得了治水的成功。而儒家传统的价值观中,“大同社会”更是作为最高的社会意识形态杯无数先贤追求。在电影中,面对地球生死存亡的三十六小时,以及近乎绝望的困境,地球人并没有选择祷告和祈求,而是行动起来,联合在一起,不惜采用“饱和式救援”这种近乎于牺牲的方式,使用成功率近乎于0的方案拯救了地球。而拯救地球的行动也绝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功劳,而是全地球人集体努力的成果。

        在这部电影之中,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也得到了极大的展现。电影之中,刘启在经历了爷爷死亡的巨大悲痛之后,仍然奋不顾身的前往苏拉威西发动机,为人类点燃了希望的曙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人对于家与国的理解在这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电影中,最为让人震撼的,则是源自于中国人特有的宏大想象力。以地球为飞船,持续2500年的宇宙流浪,堵上全人类的存亡做出的最后选择,对家园的不抛弃,不放弃。只有传承了5000年的中华民族,才敢于构思出这样宏大而又惊艳的计划,才能够做出如此具有庞大格局却不失人文关怀的电影。从立意上,便已经超越国界,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

        关于宇宙的幻想,是人类的浪漫。在战国时代,便有煌煌史诗《天问》,它承载了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思考与追寻。那浩瀚无垠的空间,如果将人类放置其中,显得无比的浩大深邃。但是,《流浪地球》思考的却不仅仅是宇宙,更有宇宙中人类的存在。虽然我们在广阔的背景下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也曾在其中留下痕迹。当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宇宙时,它便是烙印下了人类的发展兴亡,爱恨情仇,如此的多情却又无情。这一点,是电影之中最为震撼人心的思考。

         中国电影究竟应该走向何方?目前为止,《流浪地球》给了笔者一份较为满意的答案。

          首先,应该以作品为导向,而不是以流量为导向。《流浪地球》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证明了,流量明星对于电影只是一个保底作用,而制作精良、设定合理、正能量的电影才是突破市场天花板的利器。

          其次,中国电影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结合2017年上映的《战狼2》来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内核的作品往往能够激发观众的文化认同,创造更大商业价值。

           最后,精良的电影往往来自于分工明确、产业链健全的电影工业。本次《流浪地球》的制作过程中,最令人惊喜的便是7000人的制作团队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并且最后的特效、场景等完全可以和好莱坞大片相提并论,这是令人欣喜的进步,同时也证明了,只有健全的产业机制才能够促进电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政策、观众、市场、产业、多方面结合的结果。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甚至中国电影的新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浪地球》简评:在宇宙之间,见证中国科幻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