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游记

图片发自App

上个星期的今天,我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里观展。缘起于师父在微信里跟我说:你有空去龙美术馆看看吧。就这样,我去了,感觉从中受益,不虚此行。

在此之前,我没看过展,而这次看了展之后,我想试着记录下自己所见所闻及所想。这次看的展览有:董鹤的黑马王子下江南、蒋雨的忧伤之甜、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特展、“东方气质”中日韩当代艺术展以及看了一些美术馆里的瓷器等。

董鹤的黑马王子下江南

看介绍说里面集中展出了董鹤个人近两年创作的20余件油画作品。但是说实话,我看不懂油画里面画的东西,更看不出里面表达的内容,只是会很好奇,里面每一幅画都是人画出来的,他是怎么画的?用的是什么颜料?它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什么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在脑海里盘旋。

在这里我看到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一个记者在采访一个人,并且在每幅画面前驻足解说。他们具体说的我不知道,只听得他们谈到了什么“社会主义”、“体现中国特色”等等这样的大词汇。所以我在猜是不是油画作者本人在解读着他的初衷与情怀呢?

第二个场景是两个学生模样的人一起看着其中一幅油画,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看这幅画,抽象里面带着具象,像你的风格。我仍然不懂他们说的具体含义,只是感觉到,他们应该是看得懂画的人。

蒋雨的忧伤之甜

相比于前一个“黑马王子下江南”,我更喜欢“忧伤之甜”,起码在文字表达上,我竟然会觉得“忧伤之甜”多了一分朦胧的美感。

看到过一句广告语“艺术看展——看你内心的展”,忧伤之甜我会感觉是我喜欢的风格。看很多画作用的颜色也是那种淡雅的、素素的,不张扬。我尤其喜欢其中一张一个女孩长有翅膀的画,像我喜欢《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一样喜欢它。

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特展

看到“百种牡丹谱”这个名字时,我特别好奇“牡丹”有那么多吗?当我进入展厅时,确实被震惊了,整个大展厅里都是。沪上花开,已被花香醉……

里面的牡丹,每一个都对应着它们的名字,还有诗句。事后我查资料了解到:

《百种牡丹谱》是蒋廷锡在内廷儤值时所画进呈雍正睿赏的作品。在正式绘制之前,蒋廷锡先写好《牡丹百咏》,每种牡丹又分别标明主要颜色的特点,然后再正式作画。

我看里面画的时候,有点被愣住了,竟然觉得它里面的叶子是不是拿标本拼凑上去的?后来求证那里同样观展的人,他们说不是。看着画,我再一次发呆:怎么会那么逼真呢?

喜欢里面看到的一句诗: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东方气质”中日韩当代艺术展

在这个展厅中,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中国王岱山画的《尘土》,里面画的是一个姑娘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木桩上,置身于山水间,给人以特别安静美好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我也会觉得我喜欢这种岁月静好的状态。

里面也有儿童类型画作,这些画作应该都是成年人画的,我在想的是他们能够依旧饱有这样的童心真好。

龙美术馆里的瓷器

来到龙美术馆里放瓷器的地方,刚开始没人的时候,里面光线暗淡。可当我进入里面靠近瓷器时,里面的感应灯亮了,光线是柔和的,瓷器也掩盖不住它的光芒……

我看了看瓷器旁标注的字,大多数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突然之间,会油然而生起那种心里的敬畏与赞叹,真的感觉很精致、很美。这种类似说乾隆年间瓷器的话,我以前在书本或者电视里面都有看到过,但远不及看到实物时内心的那种震撼。

另外,以前对于“单色釉、五彩、斗彩、粉彩”这样的词只是停留在这仅仅是一个名词的概念里,而龙美术馆一行后,不仅让自己有了更感官的认识,也更多了份好奇与敬畏。

在看展的过程中,我给师父发了一些油画的照片,并实话跟师父说这些画我看不懂。师父回答的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师父说等他以后康复了会来上海看我,并且给我讲,师父说这些都是速录师生涯带给他的东西。

其实我特别感动,也体会到师父的确跟别的速录师不一样,对于很多新的知识,师父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并学以致用,这一点确实值得我好好学习。同时,也真心地希望师父能快快好起来,那样就可以听到师父的讲解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龙美术馆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