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篇关于作业部分的共同回复

我们都清楚的看见,看到就纠正,错了就不断的讲解,逼着孩子必须一回家就写作业,作业一定要一次性全部做完,而且错的部分一定要做到全对为止,这样的陪伴方式把孩子都逼到了绝望处。

有的孩子通过身体溜走,去别人家等方式让自己“活下来”,有的孩子通过身体内分泌紊乱来释放自己的强烈压力,有的孩子也是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顶嘴,也不逃跑,但是也行动不起来,或者还有原地大哭大叫大闹。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生命潜意识保护自己的方式。不在绝望处爆发,就在绝望处灭亡。真理啊。

后来,当大家学习了,开始慢慢放手了,开始给孩子空间了,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时间了,开始让孩子自己安排了,给孩子一些肯定和支持了,孩子才没有了非常抗拒的心态。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我们。

但这中间却可能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或者更久的一个调整期。

在这里提出一个“我”,我们希望孩子未来可以自立自强自律自觉自主自发,他可以一个人自在相处,也能和他人相处自在,这种种的前提都在于他有一个“我”的意识。

从孩子2岁开始,他们意识到“我”的存在,我们要求他干什么,他都会动不动的就说“不”,比如电梯开关,就要自己关,比如走路,就要自己走,不要抱,比如让她过来洗澡,就不要等等。到底孩子拒绝的是这件事,还是“你要我……”这种控制呢??

是的,宣示主权。除非我自己决定,否则我都不要。所以在2岁的时候开始,当我们和孩子平等交流,遇到事情和他对话,问问他的意见,听听他的想法,请他表达自己的时候,孩子显得“特别特别好沟通”。因为他得到了尊重,他感受到了“我”的存在。就像伊伊,就像林娟家的二宝。

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让他“我”的意识壮大,一直到他想法,上学,他已经忘记了,我是我,种种经验让他产生了这样的认知,我不是我,我没有权利和能力控制我自己,安排我自己,允许我自己。

到了一二年级,(距离2岁已经有8年左右),孩子突然被要求你必须为“我”(自己)思考,安排,行动。就像给一个孩子一件新东西一样,他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我要怎么用,我万一用坏了怎么办,我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个后果。

大家可以感受这种恐惧吗?这其实很无助,很无力,很失控。

但是从“我”强烈的渴望,到“我”被控制,打压,否定,剥夺,再到还给“我”,这是必经的阶段。

中间被控制的时间越久,打击越强烈,我们就需要给到越多的肯定和信任让孩子一次次的相信“我可以是我,我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那怎么做呢?就是在生活的细节处,让孩子自己选择,安排,做主,遇到困难,问题,挫败,可以自己去面对,去承担,去调整。

但是这个时候不是说家长就没事干了。因为孩子是没有能量,勇气和信心的。他是处于迷茫,恐惧的状态的。

我们需要一直在他身边,淡定的,陪着他,告诉他,我和你在一起,我会和你一起去面对,我们一起想办法(这份心要让他感受到),但实际行为上,还是让他去想办法,去做,为主。

当他决定了怎么做,哪怕他不那么坚定,我们也坚定的告诉他,嗯,好,我们去试试。

然后他犯错了,碰壁了,我们依然和他在一起告诉他,嗯,现在感觉很糟糕,妈妈和你一起去看看还能怎么做,问题在哪里。

是的,这不仅仅是作业,未来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去面对吗??

只要家长不把作业当作业,你就会发现,这都是我们亲子互动,这都是我们培养孩子“人之为人”的绝好时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450篇关于作业部分的共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