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表达 “感”动先行

       作为一名企业内训师,我们不仅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承着组织的智慧结晶,延续着组织的精神灵魂。

        在“内容为王”的影响下,很多内训师专注于课程内容的研发与深挖,往往忽略了课堂呈现演绎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是部分比较理性的技术类课程,更是让学员似懂非懂,甚至印证了网络上一个说法“上课的心情比上X(fen)的心情都沉重”,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对于我等从事TTT教学的职业培训师而言,真是罪过了,更是难辞其咎。

        结合过往10多年TTT教学实践及数万名学员在“大众点评”环节的表现,对于上述情况的预防和应对,本人给出如下建议:塑造魅力表达,需要“感”动先行,具体如何“感”动,请君细看:

1、“感”动之一:画面感

画面感,即培训师在表达某话题时,特别是抽象的事物或者复杂生涩的概念时,能让学员通过某个熟悉的画面,从而能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此时需要借助“打比方”的技术,例如:在给国家电网辅导时,经常听到学员发表一个课程叫做《基于时间电压型馈线自动化》,很多学员,包括国家电网内部学员,多数表示听不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定义或者原理学员都听不懂,后面哪里还有兴趣听你在讲什么呢?此时就需要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画面感,能感知到的事物来论证这个复杂的技术概念,于是我们在大量生活情境中,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具有画面感的比方,高速公里因故封闭,主站如何知道,以及如何修复,便于车辆通行。

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不依赖于通信和主站,是通信网不易覆盖地区和长架空线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主要方式。该模式需要变电站出线开关设置二次重合闸进行配合,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仍采用一次重合闸。

2、“感”动之二:对话感

对话感,即培训师在表达的时候,虽然不是和学员你一言,我一语,但是通过停顿、提问等方式,让学员感受到仿佛在与老师对话,“培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内训师登台后,习惯于按照事先准备,滔滔不绝,“根本停不下来”,最后“打完收工”,至于学员是否听到、听懂、听了没有,已经无暇顾及,最终收效自然甚微。请记住“当老师停止说话,学员开始思考”,懂得变讲为问、说慢话、留点空间和悬念给你的听众。

对话感,同时还需要老师能自己与自己有对话,有点单口相声的味道,不断的自问自答,引发学员的思考、启动学员的注意力,比如说: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讨论“编导演三种角色是培训师不可或缺的,那么到底哪一种更重要呢?”此时老师既可以问询学员形成对话,也可以自问自答形成对话,“有人说编很重要,因为一个好的剧本可以捧红一个不知名的演员;也有人说到很重要,因为演而优则导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导演的;当然还有人说演员重要,看影视剧,很多人首先关注主演是谁,那么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其实每一个都很重要,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这段呈现既是老师在自言自语,也是老师在与自己对话,同时也引发了学员的思考,所以说对话感不可缺。

3、“感”动之三:现场感

现场感,即培训师授课时,能带入现场学员参与其中,让学员感受到我在培训现场,这是在和我说,这和我有关系,特别是某些老师,为了体现课程的“高大上”,动不动五百年前、大洋彼岸、十几个字的外国人名字,反之需要老师多拿现场的人和事说事,做到案例就地取材、信手拈来,需要内训师掌握“抓现场”的能力。现场感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体现:

A.互动环节:“无互动,不培训”大家是认可的,那么互动时我们与谁互动呢?答案自然是学员,是的一定要与学员多互动,让学员感知到你说的话题和他有关系,比如:玩游戏、小组PK、情景演练等。

B.演绎环节:组织实施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培训师就需要对症下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思路,然后这些东西让学员听起来不舒服,太硬太干太理性了,于是就需要添加一些演绎的资源素材,比如打比方、举例子、看视频、讲故事等,此时培训师就可以邀请学员扮演其中的角色,既能强制互动又能营造现场感。

4、“感”动之四:韵律感

不得不承认,我们不一定会被相声、小品、评书的内容感动,却会被演员的生动演绎而感染,作为内训师,我们也是语言文字工作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每句话都说的那么平淡无奇,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来制造跌宕起伏,懂得说“气”话,避免“畅快硬平滞”。“韵律感”可以在以下几处得以应用:

A.培训师语速语调的韵律感。有人说,培训师只要能把该讲清楚的讲清楚就行了,干嘛要有韵律感?其实不然,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有时不运用韵律感还真的很难实现你想要的结果。比如:“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一是谁都看不上”,如果缺乏起伏和韵律,那么就很难区分其中的意境了,再如:大家见过妈妈哄孩子睡觉吧,从哼唱的小曲到手掌轻轻抚拍,节奏感是不是很有韵律呢?如果节奏或快或慢,声音忽大忽小孩子恐怕只能嚎啕大哭了。所以培训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制造韵律感。

B.授课节奏的韵律感:一次培训短则30分钟,长则90分钟,学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把注意力关注到内容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证),那么培训师就得把握好节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去看电影,总是有些絮叨,也肯定有高潮;唱歌有过门,也肯定有副歌一样。通常每20分钟一调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节奏韵律感就出现了。每20分钟如何设计你的内容,匹配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与授课节奏的韵律感息息相关的。

总之,魅力表达不仅仅靠内容本身,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内容,更需要好的精彩演绎,利用四“感”,从而不仅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真正实现表达的至高境界:

以问题为线索:不断设问、提问引发学员思考、启动学员注意,制造对话感。

以反应为依据:关注学员需求,明确与有学员什么关系,制造现场感。

以已知求未知:已旧知论证新知,拿大家都知道来引发感同身受,不断打比方举例子,制造画面感。

以概念来表述:做到概念、观点、结论、数据先行,过程论证,收在结论,留下解决问题的良方和干货,制造韵律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魅力表达 “感”动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