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璎珞学书,那只用布条挂起来的手

《延禧攻略》璎珞学书,那只用布条挂起来的手


文│李东升


战友刘宏伟善写瘦金体。

他说一部《盗墓笔记》,让很多人知道了瘦金体。

甚或稻米粉们,因之爱上了瘦金体,练上了瘦金体。

本来是小众书体,因一部影视剧,几近成了大众体。

战友宋俱乐善于悬腕书写独体大字。

他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注意到了璎珞的手。

时代节奏快,人们步履匆忙。

休闲时间里,多数人浏览网页,看图的比看文字的多。

看视频的比看书的多。

这个时代,被称为读图时代。

视频时代。

手写字,越来越少,至于毛笔,许多人都没机会触碰。

而电视剧《延禧攻略》。

让很多不懂书法的人,书界外的人。

知道了,什么叫悬肘。

如此,幸亏还有电视剧。

还有良心剧制作人。

让一些历史与文化传统。

通过故事情节。

放大了的,夸张的特写。

引发世人的再度关注,重视。

宋俱乐说,红楼梦中,有一个香菱。

�她学诗的情节,学诗故事,引发过很多争议。

这次令妃学书,会不会同样引起人们关注。

香菱学诗中,有一个争议点。

人与诗的距离。

比如,香菱未识字时,坐在船上,看山看水,心里便有诗意的审美。

也就是说,香菱本身,就有诗人眼睛。

诗人的天分。

未学诗,诗已在心中。

后来的读诗,学诗,似乎只是一种媒介。

一个时机。

一个桥梁与工具。

熟悉了这个工具。

诗便从心中溢了出来。

诗,写诗,人与诗之间的辨析与交互关系。

是香菱学诗的焦点。

刘宏伟说,赵佶书写瘦金体的时候,也就20多岁。

其独特的书体,穿越千年,而无人超越。

历史上很多书家认为,当代传播最广的仿宋体。

由瘦金体演化而来。

瘦金体,难练难写,也因其他一些原因。

变成了小众体。

却也以另一种方式,印刷体的方式。

成为最大众的书体。

书法,书体。

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一个类似于香菱学诗的问题。

也即人与书法间的距离。

有一种美,造型的审美。

先于手写蕴藏在心里。

然后再通过手写得以表达。

师古师传统师历史,最终的表达就是心里的这种美。

用学养见识积累而成的自心而来的美。

独特而力量的美。

同一个老师,学习背景,轨迹都一样,写出来的字却不同。

同一种字体,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美。

比如父子。

比如兄弟。

宋俱乐说《延禧攻略》中,璎珞学书。

毛笔是工具,拿毛笔的手,才是通往书法之门的关键。

把手吊起来,目的是解放,肘与腕。

让手中的笔,随心而动。

笔是工具。

心灵控制笔端才是关键。

诗文书画本一体。

我们要做得就是人与诗书画一体。

人与天地自然一体。

天人诗书画合一,便有如神驻。

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多读书多积累多体会。

多向传统文化学习。

没有传承与历史的痕迹,没有中国千年文化的滋润。

只把不着边际,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引入汉字。

就失去了中国书法独特的美。

刘宏伟说外来文化,其他文化,只能做这营养补充。

不能作为主流。

香菱学古诗。璎珞挂肘写字。

看似简单情节,中间渗透的是中国的文化传承。

时代再变。

书写的汉字,工具在变。

应该说,时代变化的快,而人类的演进要慢很多。

当悬肘不为人知的时候。

我们应该警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延禧攻略》璎珞学书,那只用布条挂起来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