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路可走到路路相通——建设绿洲家园我们在行动

我家位于西部地区,是坐落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小村庄,确切的说,我们是在沙漠里开辟出了一片地方居住。和南方乡村目之所及皆绿色相反的是,我的家乡黄沙环绕,尤其到了春季,风沙飞扬,呜呜的风声和满天满地的黄沙成了我从小到大对春天的记忆。

“荒芜”曾经的沙漠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小时候我的家乡通往外界的路,就是靠每个村的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当然,因为地处沙漠,沙的流动性又很大,所谓的路,就是沙漠上凹出来的印子。到后来通往镇上的主干道变成了石子路,但从村里到主干道的路依旧是沙路,骑车返倒不如步行。尤记得小时候坐摩托车去镇上,总是很害怕车被陷在沙里,当然每次都被陷住。几个人合力推车的场景也成了至今为止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之一。

夕阳下的村庄

因为村庄就坐落在沙漠里,沙漠也成了小时候游戏的主场地。从夕阳西下到明月高悬,光溜溜、软绵绵的大沙梁成了小伙伴们光脚丫子滑沙、摔跤、赏月的好地方。但春季肆虐的狂风黑天和夏季强烈阳光照射下,让人绝望窒息的一望无垠的大沙漠,却成了家乡政府和村里人需要思变的头等大事。所以,每年春天栽树、压草治沙便成了我的家乡目前为止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由于天气干旱,每年栽的树成活率低,但几十年如一日,栽树、治沙、绿化沙漠这件头等大事,家乡人却从未放弃过。

后来,随着上学,到现在外地就业,从每天在家到每周回家一次,再到现在的每年回家一次,家乡的路也从沙路、到石子炉,再到水泥大道和柏油马路一直在改变。因为路多了也变宽了,再也不是曾经单一的一条道。有好几次,让我这个路痴在回家坐车的时候都很茫然不知道走到了哪里,甚至有一次带朋友从镇上步行回家竟然迷路走到了沙漠里。这件事到现在都被朋友当笑话拿来说,我是一个连自己家都找不到的人。事实上,家乡每年的变化真不是一年只回一次家的人能立刻适应的。以前从一个地方回家只有一条路,现在有好多条路,而且每条路都是相通的,家乡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绿化沙漠。所以,所有的路又和沙漠相连。因为家乡人这么多年的努力,沙漠也从一望无垠的黄色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小时候光脚丫子跑的场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因为已经很少找的到没有绿植的沙丘了,更难找到“裸露”的连片大沙梁。

沙漠公路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甘肃之行深入古浪县农村八步沙林场考察,并对“六老汉”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曾经被称为“跋步沙”的地方,现在俨然已成为了绿植茂盛的林场。另一个考察点是从山里移民搬迁下来的村民居住地,村民们从之前居住地的翻山越岭到现在的出门就是水泥大道,这种质的飞越变化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清楚的。所以,“感恩”、“富民”等村子名就成了他们对政府扶贫政策的一种特殊情感表达。这片移民区还有一个统一的充满希望的名字——绿洲,即蕴含了村民们居住环境改变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更寄托了家乡人立志将沙漠变绿洲的一种“愚公”精神。“六老汉”精神,也不仅仅是六位老人誓将沙漠变绿洲的精神,更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家乡人对沙漠变绿洲的实际行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沙海变花海

沙漠,这个寄托着家乡人特殊情感的地方,现在也被每次回家的离乡人一次次的拜访,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从无路可走,到路路相通,从沙漠到花海,从荒芜到绿洲,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着。

荒芜变绿洲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无路可走到路路相通——建设绿洲家园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