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看见孩子画画想到的

   

图片发自App

    画人像应该从何处先下手?毫无疑问是先画头部,然后身子,最后是四肢,这样画出来的人才能以头长为基本单位,做到比例协调。然而,这是成人的思维,孩子可不一定这么想、这么做。

      前天,好儿心血来潮要画画。她先画了一片草地,然后觉得草地上太空了,就嘀咕道:“我要再画个李思源(隔壁邻居家的小男孩)在玩球。”平时陪她画过不少东西,也画过人脸的简笔画,但基本没画过整个人。听她说要在草地再画个人,我便凑过去看看她怎么画。

    想不到她一下手就在“草地”上画了两个不规则的实心点儿,我以为她是要画眼睛的,但是又觉得眼睛不应该离地这么近。于是便问她:“你这是画的什么呀?”小东西头也不抬,边画边说:“这是人的脚。”原来她是从脚先画起的。画完了脚,只见她麻利地向上画了两根细线,然后再画了个长方形,最后画了个圆形的脑袋。那两根细线就是人腿,长方形便是人的身子。

      以往画画,我都会在一旁指手划脚,试图让孩子按照我们成人的规则完成。这一次,当我完全放手让她自己任意画时,她的思维颠覆了我们成人的套路。

      看完好儿画画的过程,我便琢磨起来:为什么孩子画人会先从脚画起?

      我以为所画便是所见。好儿画画的过程,真实地表达了她看人的顺序。婴幼儿来到这个世界后,接触得最多的是成人。当她会走路后,她看成人一定是先从脚部开始,然后再抬眼仰视成人的面孔。脚在她的印象里,是人的重要部位。有时,如果我们不把孩子举高高,她在成人脚边跟着,所见便是脚的世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其一,同龄的玩伴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与同伴一起,他们可以互相平视。其二,成人和孩子对话,陪孩子玩耍,要尽可能把自己降到儿童视野的高度。其三,带孩子去成人的世界里,尽可能把孩子抬高,让孩子看到不仅仅是脚的世界。

      “ 坚持儿童立场”,这是当下教育界流行的一句时髦的话,有的学校甚至打出了“让儿童站在学校中央”“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的口号。什么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我以为至少有这样几条标准:一是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校园、教室里的一场物型文化,都以儿童的审美视角进行设计,而不是做人成人看的摆设。校园里的标语口号、雕塑、装饰物等,尽可能用儿童的话语体系表达,充满童真童趣。二是让儿童成为主角。给班级起个名字,设计班旗班徽,制定师生公约,都尽可能让儿童自己主导。课堂不能成为教师的天下,应该是儿童世界,孩子自己能够学会的坚决不讲。三是把自己活成儿童。靠近儿童的成人涵养一颗童心很难,也很重要。斯霞先生的“童心母爱”,告诉我们教育的立场,说到底就是儿童的立场。什么时候真正把儿童放在心上,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看见孩子画画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