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你在国外,有没有参加过家长会?什么体验?”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这是我必须要写的主题啊!
因为,我!太!喜!欢!去!开!家!长!会!了!(此处省略无数个感叹号❗️)
在了解家长会之前,我有必要先把学校的考核制度与你们分享一下。不然,你肯定没办法理解“我那么喜欢的家长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考试的考核制度】——
就读于加拿大的公立小学,学生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不需要参加考试。
尽管没有考试制度,但不代表缺少考核制度。
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每个学期会给家长发送Report Card(成绩单),每年一共三个学期(春季、秋季和冬季),我们能收到三次成绩单。
成绩单上的内容,大致包含本学期出勤状况、各学科的评分等级和老师评语。在报告单上不标注分数,而是分别用
— Exceeding Expectations(超出预期)
— Meeting Expectations(达到预期)
— Approaching Expectations(接近预期)
— Not Yet Meeting Expectations(未达到预期)
四个等级来划分不同的表现。这些等级的评定依据,在页面上也清晰地注解出来。除了评估结果,老师还会在每一学科下写出基于事实的阐述和给孩子的一些提升建议。在成绩单最后的老师评语部分,则是老师根据长期观察,对孩子的学习、性格、社交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估,其中最为亮眼的地方是,老师所写的评估内容信息完全来源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一般来说,这段评语大多是肯定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不断进步,再提出一两点生活和学习上的小建议。家长阅读成绩单,基本上能清楚地知晓孩子的各科发展情况以及在校的行为表现。
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我认为这是加拿大教育模式中的精华之一。
(二年级时期的自我评价)
进小学起,老师从来不点评孩子,还会不断提醒所有孩子,不要轻易去评价他人,特别是在背后评价议论别人,这都是很不礼貌的做法。在每个学习阶段发给孩子一张自我评价表。孩子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在每一页评估表里划上相应的答案。老师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即使孩子在评估表上全部打上最优的标记,老师也不会提出异议。因为在她们的价值观里,自我评价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每个方面都做得好,那就算是吧。你高兴就好,我也不反对。有意思的是,孩子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她们不会给自己打上全优的评价。
(三年级时期的自我评价)
比如我女儿的自我评价表。每次看完她的那份评估,我都会暗自发笑。小妮子很了解自己嘛。“上课不那么认真,有时候和小朋友讲小话聊天。” “擅长写作和画画,朋友们都称我是艺术家。” “有时候没排队。”......这些信息都是她给自己最中肯的评价。不用担心她们为了欺骗老师和家长而把自己包装地很好。在这件事情上,娃儿们都明白,这份评估表的内容不会对她们在学校的生活带来任何问题。放心大胆地去写就行了!
(三年级时期的自我评价)
我问老师,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制度?
老师回答:“我们每个人这一生不就是围绕三个问题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自己是谁,应该是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由别人来评价你,由别人带着他们的主观意识去定义你。那不是你,那是别人眼里的你。世界上那么多人,每个人眼里的你都不一样,你该相信谁说的才是真实的你?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除了自己,没有人更有资格来评价自己。我始终告诉我的学生们,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哪怕是老师和父母给你的评价也不一定都是正确。你们要做自己。通过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去进步。这就是学校设置自我评价体系的意义所在。”
(三年级的自我评价)
出于隐私考虑,每个孩子的成绩单,除了老师和家长知道具体内容。其他人都无从知道。所以,不会出现孩子之间攀比成绩的现象。即使你家娃儿每一学科都是未达预期,也不影响他与同学之间的交往。
每次学校给我们发成绩单,我都很期待。因为这使得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会特别关注她在某一科目上表现得超出预期,我们甚至会一起探讨,该如何在这方面持续保持进步,达到更加优秀。我不紧张她是否有哪一科未达到预期。但是我也会与她沟通,如何采纳老师提出的建议,我们只要尽自己的努力,比过往有进步,就是最大的收获。
父母对待成绩单的态度,实际上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的判断。我一直信奉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短板,是非常难补的,尽人事即可。但是你的长处,如果能得以重视和培养,那将会是令你与众不同的自信所在。所以,我们对待女儿的成绩单,尤其注重让她看到自己的长处。另外,不拿任何人与她比。
了解完以上信息,接下来我给你们详细讲讲家长会。
——「 一对一的家长会 」——
每个学期,老师发出成绩单之后的两周内,都会召开家长会。她们提前通知家长,具体的召开时间为某一周的放学课后。
* 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与老师预约在教室里一对一见面。
* 每次面谈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
* 孩子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
一对一的家长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保障孩子的隐私。学生之间不会私下攀比,家长之间也不会有压力。通过老师的观察,家长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老师也能从家长的谈话中看到孩子的生活习性与家庭教育理念。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在聊到孩子的话题里,她们不会点评一个孩子在校行为的好坏,只会提出改善的建议与家长探讨。
女儿从踏入学前班至今三年级,我们参加了很多场家长会,每次当我们问老师:“孩子有哪方面做的不好?”
所有老师的回答都是那句话 “没有!你要相信你的孩子,她很好!”
如果我实在提出某个方面是不是需要加强,老师在措词上格外注意。她们一般不会用差劲、糟糕、失望、不尽人意这类负面的词。
而是,“通过观察和了解......我觉得......也许.....可能会更加......”
以前,我以为这是老师的客套话,甚至不理解。花式的夸赞,如何帮助孩子进步呢?慢慢的,深入了解她们的教育理念之后,我懂得了其中的缘由。
老师教育每个孩子要接纳自己,没有人能做到完美。所以,她们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在传递这种观念,不要试图把孩子变成完美的人,她们有足够的自我察觉去完善,以及成长进步。旁人只要发自内心地给她们鼓励,已经足够,因为鼓励比批判更有效。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停地修剪自己的枝叶,不要急于一下子让孩子改掉所有的毛病。即便是大人,身上也是有着诸多缺点。既然大人都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又何况孩子?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从来都是抱着轻松的心情去开家长会,和老师像朋友一样聊起孩子在家的情况。老师时常告诉我们孩子在学校干得各种有趣的事情。由于我经常给女儿做特别的午餐便当(猫咪图案的咖喱米饭、水果寿司、鸡排汉堡、鸡蛋三明治等等),老师看到我女儿的便当时,总会发出夸张的赞叹:“Wow! So cute或者So cool!" 女儿得意洋洋地告诉她:“这是我妈妈做的”。所以在家长会上,老师还会各种夸赞我的厨艺,她表示很羡慕我家娃儿有我这样的妈妈,同时,不忘记告诉我,在她与我家女儿的相处中得知,孩子非常爱我们。非常爱。
那个啥~~~每次去开家长会,娃儿被老师夸,爹妈被老师夸。这种神仙家长会。我真的天天想去开。
现在你们懂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家长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