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还请大家试问自己,上一次用心做一件事情是什时候?
不知道大家的答案如何......
快节奏的城市工作与通勤生活将大部分人的时间打得支离破碎,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自己安置在放飞自我的生活中,漫无目的地磨杀时间,美其名曰“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殊不知我们早已被碎片化这一概念“绑架”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逐渐的,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浮躁:快递次日达,外卖要准时,晚 10 分钟就会大发脾气,差评投诉一气呵成;看书的时候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忍不住要划一划手机,朋友圈、微博刷新一遍又一遍;就连平时消磨时间的追剧行动都要 2 倍速,更不用提那坚持不到两周的运动计划以及一年一次的“新年新气象”……
我们越来越难以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也很难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做好一件事,也更不幻想一生只做一件事,因为在奇迹发生之前,我们的“碎片时间”到了,注意力又转向了其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会经常被人们谈起。我们开始渴望“匠心精神“,似乎从未像现在这样热忱而急切。
放眼这个快速发展、求高效求快速的社会,匠心之道看似无迹可循,可静下心来观察却发现,有那么一群艺术家和设计师始终坚守着“匠心精神”,沉下心,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进而,探寻生命之于自己的意义。
这正是由雷克萨斯独家赞助周末画报主办的“天工开物”系列匠心展举办的初衷。
“天工开物”系列匠心展如今已历时四年。秉承着“传播匠人精神,传承生活之美,成就未来创新”的使命,“天工开物”系列匠心展四年来走访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广州五座城市,邀请了近 50 多位设计师和艺术家参展。
一路陪伴“天工开物”系列匠心展的雷克萨斯,不断丰富和拓展品牌内涵,将 L-finesse 设计美学与生活美学相结合,始终保持对社会和人群的细腻观察,探索现代生活与内心精神的指向。
这一次“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系列匠心展来到了杭州,周末画报、单向空间、雷克萨斯在杭州单向空间乐堤港店,围绕“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主题以论坛、展览等方式,邀请到了许知远、曹丹、西川、成庆、令狐磊、于默等来自文化、传媒、艺术领域的意见领袖,以“我们时代的匠心精神”为主题进行探讨:身处于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中,匠心精神如何为人们创造“更美的生活”。
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展览 杭州站 嘉宾对谈
1. 重新诠释“匠心”,并将自己的激情投射其中
许知远,作家、單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许知远老师最初是抱着一种“不适感”上台的。用他的话说是:“每每听到生活美学、匠心这类的词心里都会有一种不适感。”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更应该去追求价值上和思想上的重要性,防止自己沉浸在生活的安逸之中无法自拔,他也担心“当所有的词被过度谈论之后,它就失去了最初始的意义,会变僵化、刻板甚至死亡。”
当然这种所谓的“不适感”在 4、5 年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界的喧嚣而更加渴望自己内心的小世界。
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展览 杭州站
也正因为这种微小变化,让许知远老师重新诠释了“匠心”的意义,也让我们开始对“匠心精神”有了更新的理解:
匠心,蕴含着一种真正的激情,这种激情是在当你没有舞台展示自己时,可以将身边的一切幻化成属于你自己的小舞台,它大到足以展示我们的精神、价值和追求,我们将自己的激情投进其中,它亦会给予你同样的力量甚至会创造出更大的世界。
当身处更大的舞台、更大的世界之中,你才会发现在自己的坚持是具有力量的甚至拥有改变未来潮流趋势的可能。
2. 在“设计和预见”未来的同时,也要从科技回归到人本身
曹丹,现代传播集团文化艺术平台总裁、策展人
在有的人看来,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作为宣扬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设计师则是会相对理性并且实际的面对自己的作品。
在曹丹看来,当面对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的时期,艺术家和设计师却很相关并有着共通之处,他们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感应器,他们能感受到我们未来社会会有怎样的发展,并且在他们面对一些不确定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时,二者相通的设计文化是可以超越整个现有的环境,找到彼此服务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相似性。
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因为“预”所代表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设计师才能够整合需求和期望,为生活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正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匠心中所蕴含的“预见性”。
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展览 杭州站
人们在追求设计的同时,一定会深究设计过程中蕴含的非理性、个人化或潜意识的理念。重新认知这些理念在设计上面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 100 年前包豪斯的“形式追随功能”到近代孟菲斯的“产品设计的后现代”时代,在设计的演变与革新之中,再一次印证了匠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性时,他们更加注重设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且他们把对于生活和美的理解,都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而这也再次印证了设计、创造离不开万事万物,也就是“开物”的精神所在。“开”其实就是创造的意思,“物”就是万事万物,包括了宇宙中所有的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物质。从最为寻常的普通物件,到一件神秘的、创造力无穷的设计。匠人们通过对生活认知、空间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革新意识将具有传统意味的工艺融入到极富创造力的设计之中,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并且通过科技的发展,让生命力继续可以存在下去。
这正是当设计在“预见未来”的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并不是只有科技,更是要想到人本身,这是不能忽略的部分 。
3. 无处不在的装饰,究竟是在“装饰”什么
西川,诗人、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西川老师一上台就撕开了我们的生活的“伪装”的那一面:“理想生活”的内部是一副“俗气相”。
理想状态中我们的生活是,用西川老师的话说,高楼大厦,咖啡、街心花园,空闲时间去看个电影,我们将生活中的“白”填满,不管好看、合适与否先填满再说;然而走访了世界之后,西川老师对于这样的“装饰”生活开始产生怀疑。
从普通的人、老百姓,到大师级别的聂鲁达都对装饰拥有相当大的热情,一旦有了这种无处不在的这种装饰,可能我们就得思考这个问题:
人们对于无处不在的装饰,它究竟装饰的什么?
人们对待平日里装饰的态度,就好像是对生活空白的不甘心。不甘心让一个地方有空白,这个是很多的人心理。生活在一个满满当当的“装饰生活”之中,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我们精神、品位上的缺失。
早在宋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达到了审美的高峰。宋代的瓷器没有太多的装饰,颜色没有那么花哨,我们在里面看到了一种单纯,一种简洁,一种悠远,看到了一种高级的审美。
我国著名的大戏剧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提到过“土木之事最忌奢靡,贵精而不贵利”。
在这个书里面就提到了对于日常器具的装饰问题。比如说碗,他特别不喜欢碗上装饰好多东西我们现在也能看到这样的碗、盆、碟子,上面写一个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我们觉得这个很雅,但在李渔看来,“凡见有文字之碗,即生造孽之虑。”
古人早已意识到不一定是满满当当的装饰才是美,那么我们的“装饰”是不是也可以少一些,精一些。
为什么“高级美”到了现代,怎么就少见了?
因为生活“快”了。当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快”的节奏中,ta 没有更多的自由和学习的空间,反倒是被各种依赖症和拖延症拉向“快速消费”的洪流之中。他没有机会甚至没有欲望踏下心来专注一件事情,人生字典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就是“来不及”“心急火燎”,而没有“专注”与“静心”。这两个词正是“匠心精神”的核心所在。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一心想要填满,而忘记了其实“留白”才是生活中必要的“高级美”。当我们想有一点空白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寻找稍微慢一点的生活。我们要允许自己精神上允许开个小差。将自己全身心的沉浸在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个人,我们的生活可能就会稍稍慢一点。尽管整个大环境是非常快速发展的环境,在这种环境当中,很多东西身不由己。但能让我们生活的小范围之内稍微慢一点,也是一种进步。
我们今天再谈“匠心精神”,因为它在快速的生活中及时涌现。工匠精神的存在仿佛是隐藏在这座浮躁城市深处的一种超前意识,从技术到审美,从专注到坚守,“匠心”二字逐渐被很多领域视为立业之本,就像如今的文化、传媒、艺术领域的意见领袖们一直在探讨着的一个问题:匠心,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的概念是何以及 ta 是如何让人获得更美,更简单的生活。
4. 重新定义人生的位置点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阻碍对匠心理解更深入的,是过分依赖文明,这是一种异化。文明代表着我们更方便,而且还可以时间更快。跟某种快速的消费结合,这样的环境下培育的人很难有匠心的,匠心的第一点是要慢。
时间感可以自己来调节,人生加法太多,减法太少,只有我在做减法的时候,似乎才会感觉到有“生活美学”出来。现在社会“美”的价值或许不是依靠市场价格,是依靠的是你对生活之美的敏感度来衡量。
而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开始变得不敏感了,他们不能在单一的事情寻找到意义。
这反应了这个社会,对每个人人生定义上的位置点没有定义好。现代年轻人摸索发现这个时代提供了无数的可能,这无数的可能其实 99% 是无效的。每个人有他的位置感,需要自己摸索、寻找,弄清自己能安于哪个位置。中国人的意义感在一代一代被摧毁,又不断重建。
此外,成庆老师又一次强调了年轻人的“佛系”和佛教真没有关系。
5. 社会的风向永远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存在
令狐磊,传媒人、文化力研究所所长、生活方式提案人
对美的重新理解,人都在捕捉一些风向,风向永远会影响每个人的存在。
人们会被各种事情所捆绑。高速发展的社会让我们会对速度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外卖、快递速度甚至我们的高铁速度都成为了捆绑我们的绳索,让我们挣不开,也离不开。
“挣不开”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体系中;“离不开”是因为我们似乎也很享受设计与速度带给我们的快感:
令狐磊老师用中国高铁的“极简设计”举例,没有座椅,没有垃圾,没有绿植、石子的“月台”形成了中国高铁“极简的工程美学”;这可能在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国人意识或者审美的多样性远超于我们所有做事情,不管做文化产业还是工程,用一个非常极简的东西来看待事情反而是一种解决方案,无需去焦虑,也无需去否定你不太想要认同的其他方面,毕竟,你可能只是面临某一种喜好,谁还没在发现在“生活之美”的路上走偏过呢?
6. 幸亏上帝给了我们一把斧子,开天辟地,干活,动手
于默,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生存之美,生存跟着美,然后加上工匠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没那么理所当然。
动手干活就是手艺人。然而在动手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作为一名“匠人”有多难,传统意义上讲的匠人都是在手艺中、坚持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日子过得苦着呢。
但是现代那些想要成为“匠人”的人大多数都只在做表面功夫,甚至连手都没动过。所以,现在“匠人匠心”好像不是那么的单纯了。
一夕之间都争当工匠,好像有了匠心这个世界就特美好。于默老师对这个想法保持怀疑。
因为从本质上讲“匠”这个字,从这个形象来说,“斤”应该有个工具的含义,壁垒基本被框死了,天也没有,地也没有,一个框锁住一颗心,幸亏上帝还给了我们一把斧子,开天辟地,干活,动手。
因为只有动手干活才是手艺人。
6 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者,带着 6 种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探索“匠心精神”,在与彼此的对谈当中,试图找到忙碌生活中的一个突破口。在裂口处带着“匠心精神”重新出发,寻找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之美。
对于“匠心”“生活之美”的定义,我们不会指望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能它需要我们回到自己具体的生活,一把椅子,一辆车,一幅画,在日常生活点滴当中发现美,识别丑,这是对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的考验和训练。“匠心”、“生活之美”听起来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拿起那把斧头,也许可以把当代年轻人从不明方向的漂浮中拉下来。
这正是单向空间携手周末画报、雷克萨斯举办的“天工开物·预见生活之美”匠心展及开幕论坛带给我们的启示:将目光回归到匠心与设计本身,探讨如何通过在设计中融入对人、社会和环境的思考,从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温度和启发。沉下心,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发现“匠心精神”带给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