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如是说:
我的儿子读初二,说心里话,现在的教育是在谋害孩子。
从早上七点到校,中午学校吃过饭爬桌子上休一会,本来是下午五点放学,如果有晚辅就到六点半放学,没完成任务的到七八点也正常,一天十几小时在学校,孩子心里委屈,又不敢说,给孩子们的天性都磨灭了!
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快乐和童年,社会的竟争和焦虑都传染到了学校!
可怜的孩子们!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社会竞争在竞争什么。
社会在竞争什么?用一句老话儿说就是,凭本事吃饭,就是你有没有本事。
那你怎么能让人知道你有本事呢?比如说你去应聘,你通过什么方式告诉这个招聘的企业你是有本事的?得,文凭这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不充分均衡》这本书中有个有趣的比方:
有人建了一个魔法塔,进人这个魔法塔对你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而且一旦进去,你必须待满四年才能出来。但是这个魔法塔真有魔法:它会识别人——只有智商超过100,而且拥有一定意志品质的人才能进去。
那你愿意进去消耗四年时间吗?先别着急决定。先想想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个雇主,你会怎么看待魔法塔?
雇主会优先雇用从魔法塔里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证明了自己的智商和意志品质。那些没进人过魔法塔的人也许也有高智商和优良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无法向雇主证明这一点。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这个魔法塔就是大学。
孩子现在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学校,冒着“磨灭天性”的危险,不就为了能上个普高、能考个大学嘛,不就是为了去拿这个文凭以证明自己的智商和意志品质嘛。
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不用上学的人都明白。好,我们现在回过头来,那你说社会竞争的压力要不要传导到学校呢?
你可能会这样来反驳我:在学校为什么就不能吃喝玩儿乐呢,什么事儿等着毕了业上了社会再说不行吗?至少,让孩子的小学、初中快乐一点吗?
行是行,但操作起来有难度,必须得所有家长配合才行:大家都说好啦,上学就是让孩子玩儿,就是吃喝玩儿乐啊,学习的事儿不能干啊。但如果有一个家长鸡贼怎么办,他背地里给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可怎么办呢?
可别以为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面对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利益,承诺从来都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被历史反复验证过的真理。
好了,这事只要有一个挑头的,后面的人就得跟上,要不然孩子在竞争中就必然会吃亏。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就跟上了。
到了这一步,似乎就不是社会竞争压力往学校“传染”了,而成了我们人这种自私自利的物种种间竞争的一种必然了。
只要你认定上大学很重要,文凭很重要,你就必须走这条路。但是在这个逻辑链条当中,有一环是被大家忽略的,前面我们说了,社会竞争竞争的是能力,文凭仅仅是一种社会甄别人才的一种简化机制,是在向雇主发出一种信号,就跟孔雀开屏似的,但现在我们把手段当成目的了,直接奔着文凭去了,把能力这个事儿忘了。
能力有很多种,书本学习、考试的能力只是其中的一种,之所以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就是因为所有孩子都挤在这一条赛道上。而大学教育这种机制,就是一个网眼越来越小的筛子,或者是一个出口越来越小的漏斗,因此激烈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也确实有“传染”的性质,覆巢之下无有完卵啊。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