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基因(九)

老子是谁?

《道德经》的作者?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士们不吃牛肉,是因为老子曾经骑青牛过函谷关?

最后得道成仙,成为了太上老君?

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出生于楚国或者陈国。

看,关于老子的个人实际情况,百度百科也说不清楚。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读老子呢?

除了我们上述问题,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之外,还因为它是中国文明价值结构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价值结构?就是看待自己,看待社会和看待宇宙的方式。说明白了,就是一些信仰的东西。

我们知道,从西周到东周,中国发生了巨变,从由宗法约束的封建制国家,变成了谁实力大谁就说了算的社会结构,周天子的权利日趋下,诸侯们不守宗法,用武力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文明的“价值结构”被重新组合。怎么组合的呢?

新浮线的价值结构中,很重要的一块是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同时期发展的另一块,则是道家。从这个时期开始,往后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出现了长久的儒道并列现象,时而互补,时而冲突。

“儒”起源于孔子,虽然在孔子之后又分流了很多学派,但是这个脉络非常清楚。

“道”就不一样了,你看百度百科也解释不清楚,因为它起源不明,而且后世很多史书中,记载的很多都自相矛盾,甚至时代乱窜。

我们今天重读《道德经》,就是要抽丝剥茧,尽量去接近那个2000多年前的真相。

重读《道德经》,不得不提道家,它大致有三个不同的脉络,都是以道为名。

第一支:道教

这一只真正的信仰源头,是王官学中的阴阳家,它讲究阴阳感应,五行相克。阴阳道家,着重的人是分析理解并掌握了自然秩序的构成,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因应方式。比如五行缺水,那你的字的名字里是不是就取个水?比如你和谁相克?那你俩一定不能结婚。

第二支:老道

就是以“老子”为主的道家,他在历史上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黄老”,拉了黄帝来和老子做伴。 老道的三大主题:修行,经世,致用。修行就是修身养性,经世,就是政治思想。致用,就是将以上两种学以致用,道生法,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建立一个合理化的社会秩序。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汉初的文景之治的盛世,无为而治,以无为达到有为。

第三支:庄道

以庄子为主的道家,庄道有时也称“老庄”,把老子拉过来,实际上是以《庄子》的理念来诠释《老子》。

我举两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庄子。

《庄子•秋水》里面有一段故事,说惠子也就是惠施,在梁为相,庄子到梁要去见惠子,然后就有小人跟惠子说,庄子来是要取代你,他来的目的是要到梁国为相。,这惠子呢,就担心了,于是派人大肆搜捕了三天三夜,可惜没有搜到。但是庄子却按照原计划来见惠子了。见面后就跟惠子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鸟,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起飞,一路飞到北海,沿途只停栖在梧桐木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甘美的泉水。在鹓雏飞行的路上,有一只猫头鹰捡到了腐烂的老鼠的尸体,猫头鹰一抬头,发现鹓雏刚好从它头顶上飞过,于是它冲着鹓雏威胁的发出“吓”的声音。你现在不就是为了护住你的梁相,而要“吓”我吗?

还有一个故事,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想要来拜访他,于是就派了两个大夫先行转达,希望将楚国的政事托付给庄子。庄子手里拿着钓竿,头都没回就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3000年了,楚王小心翼翼的把它包好藏在小竹箱里,供奉在庙堂之上,你们觉得这只神龟,是比较喜欢死了留下骨头得到尊贵的待遇,还是宁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呢?”两位大夫回答道:“那应该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吧。”庄子说:“那你们俩就回去吧,别来烦我,我还要在泥里边摇尾巴呢!”

通过这两个故事就能看出来,庄子对于权力是多么的不屑。在别人眼中争取的权利,在庄子看来就是“腐鼠”。他认为权利带来的地位,只会窒息一个人自然活泼的生命。

反观我刚才讲到的老道就不一样了,老道是为了将“道”拿来运用处事上的,了解“道”的人,反而可以更有效的取得权利,运用权利。也就是说,取得权利,保有权利的最好方法,就好像没有权利不在乎权利一样。

道教、老道、庄到,这三家所强调的思想内涵非常不同,但是却都被称为“道”,是因为他们都相信大自然有一套规律,人不能违背这个规律。而“道”就是这套规律的总称。

那么,这三只脉络关于阴阳家的,我们会专门在《中国道教发展史》展开来讲,那么庄道呢,我们也会在后续的《庄子》这节课中详细的探讨,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讨论老子。

老子,百度百科为什么说不清楚?不是因为史料太简单啦,而是因为史料太杂乱啦。

大家知道,过去的史官是世袭制的,我们国家最著名的史官就是司马迁和他爹。那么咱们先来看看他爹司马谈是怎么说。

司马谈写了一个《论六家要旨》,里面这么描述到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shan)是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精神专一: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和影响。

动合无形:万物呈现的方式有动有静,天地万物,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之中。也就是说,永远的变化才是万物的本质,大道无形。

赡足万物:立足于一切万物现象。

这句话联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不要被欲望驱使,因为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接下来那几句就是说道家的这种术,集合了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五家的精华。那就是说“道”是老大,它涵盖了一切。

看司马谈写的这句话,我们能看出两点,第一,司马谈肯定是道家的忠实信徒,因为他句句都从道家的立场出发;第二,他说道家是结合了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那这意思就是道家出现的比较晚,因为它结合了上述的五家,比人家晚你才能结合人家嘛。

在这里就说明了什么呢?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史官们的记录,因为他们都是带着自己主观的思想记录的,没有不带偏见的历史。

别的不说,司马谈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就不认可他说的话。在《史记》,中司马迁将老子的思想写成了六家之中最早的,刚好跟他爹相反。并且在史记中,老子有着不少的糊涂账。其实这不是说司马迁不负责任,相反的,他应该是太负责任了,他应该是当时听到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或者是有着不同的史料,而他自己并没有办法区分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于是干脆就都把它们记录下来,后人去评判吧!

糊涂账如下:

一,老子姓李名耳,字摐(chuang),是周守藏室之史,也是史官一类的,然后还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的文献中出现过好几次。《礼记》《庄子》都记录过,就是“孔子问礼于老子”。按这个说法,老子应该年长于孔子,是当时有名的智者,所以孔子才去向老子请教。

二,老子又叫老莱子,是楚国人,著书15篇,与孔子是同时期的人。意思是说老子是老莱子,是楚国人,他写的书不是上下篇的《道德经》,而是另外15篇著作,而且也没有比孔子年长,是和孔子同代的人。

三,秦献公时,周太史“儋”,预言秦国依附于周之下500年后独立,再过70年统一天下。

这个说法司马迁自己都不知道该不该接受,秦献公的时候,那位周太史到秦是公元前350年,孔子去世是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老子在孔子死后的129年去的秦国,他在孔子死后129年去的秦国,他又给孔子当过老师,那么他活了多少岁?史记里面不自信的司马迁加了一句话说,老子大约活了160多岁,可即便是他活了160多岁,也不够给孔子当老师的啊,照这个时间段给孔子当师,他得活200多岁才行。

四,老子初中原入侵时过函谷关,守关内人看出来老子是想一去不回,于是非得让老子留下点著作才能走,这就有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

各位,秦献公的时候,函谷关还不存在呢。函谷关是秦惠文王也就是中国的第一位太后宣太后的老公设立的关卡。秦献公是秦惠文王的爷爷,从两个人的称呼上就能看出来谁先谁后了,周朝的五爵制是公爵伯子男,公已经是除过周天子外,最高级别的国君了。“王”后来各个国君自己给自己封的,很显然,称“王”是一种僭越的行为,能称王的,就已经完全无视周天子了。

五,李耳的第八代玄孙李假,在汉文帝时是朝廷的官员,这样推算就更不对了,如果说李耳跟孔子一样是春秋时代的人,那从春秋时期到汉文帝的时代,600多年他们家只传了八代,再晚生晚育也不可能这样啊!他们家每个人都是80多岁才生的孩子吗?

六,李耳是楚苦县人,春秋时期,没有楚苦县,战国才有,公元前479年,楚国吞并陈国,原本属于陈国的苦县,就归楚所有。

这就更加证明了李耳应该是战国人而不是春秋人啊,他得比孔子小一两百岁吧!

以上种种的糊涂帐,可怎么算呢?传统的态度是不去算,就当老子和孔子是同时期的人吧,就当《道德经》和《论语》是同时期的古文献吧!

但是还有一些专门研究历史的人,他们的态度是:实事求是!那么,他们也列举出了考证《道德经》年代的五种方法。

一,考据文本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也就是说,这些专有名词大约是什么年代出现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一些词,一听就是现代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听就是网络用语,在网络没有形成前,应该就没有这个词。

二,考据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变化。比如说“道”这个字:

孔子时代,它带有高度的具体性,通常指“人之道”,就是人际事物道理的总称。

庄子时代,“道”的意义扩大了,不仅有“人之道”,还有“自然之道”。

战国时代:“道”除了“人之道”“自然知道”,更具有了神秘的,无法描述的,人无法掌控的意思。

三,看记载中的大环境与大背景,比如观念,比如战争,还有他动用的武器。

四,对比文本中的行文风格,文法的运用,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用语,流行文法。

五,语音学上的考定。这个就很专业了,《道德经》的大部分文句是押韵的,而“韵”来自语言习惯,什么字念什么音语言,会随着时代而改变,“韵”当然也就跟着改变,还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古音韵学。

也就是说对比“古音韵”,考察《道德经》的成书年代。

通过这五种方法,从清末到民国,经多位学者的仔细考证,认为人们是把春秋时期的老聃和战国时期的李耳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说,李耳跟老聃是两个人。那《道德经》这本书应该是成书于战国。

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就说得通啦!著书15篇的那个应该是老聃,楚国人。他跟孔子的年代约略相当。而写《道德经》这本书的,应该是战国的李耳和他同时期的人。那么,李耳的八世玄孙,在汉文帝时代做官,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费了半天的劲儿,考据了老子的“前世今生”,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道德经》在书中到底阐述的是怎样的观念?

《道德经》最核心的概念是“道”,那“道”是什么?我们看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而返。

万物还在混沌的时候,有一样东西就已经存在了,并且这个东西是独立的,不会被改变的。它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勉强用“道”来称呼他,它的广大在于不断的变动,它越走越远,但不论多远,它还会回来。

这感觉就像轮回一样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道”包含了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事物,同时又是有规律的,它会变化,它会走远,但它万变不离其宗,走多远,还是要回来的,也就是说,所有变化的背后,总有不变的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其实没什么神秘的,不过就是在形容“道”是始源,是一切变化规则的总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战国文献中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是“顺其自然”的“自然”。道就是自然,顺其自然,不是谁设计出来的,也不是谁能控制的了的,它就是事物自身内在的道理规律。

既然有规律,那是什么规律呢?

规律一,一切都是对偶的,辩证的存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东自然有西,有南当然就得有北了。

规律二,“自然”是一套平衡律。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高了自然就会下来,低了自然就会上去。

除了上述的两个规律,《道德经》还谈到了“天”。在西周的王官学里,“天”长养万物,所以本质是“仁”,《道德经》却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不仁,既长养也摧毁天地,是没有感情的。

那我们知道了“天”,知道了“道”,知道了这一套有来有往,有去必反的“规律”后,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这里叫谈到老子的生存之道了。

我们了解了“道”,了解了这套规律,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进行选择了,这种因为结果而做出的选择叫做“微明”。

将欲歙(xi)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看到这几句话,我想到了一个词儿:捧杀,还想到了一句话:天欲将其灭亡,必先将其膨胀。

举个例子,面对一个讨厌的人,你去请教老子,我该如何对付它,除掉他?老子的回答是,你就每天恭维他,敬爱他,崇拜他。你的第一个反应必定是:这是在胡说八道什么?但是老子有他迂回的道理,用这种方式把他捧的越高,到了一定程度,“道”的运作原则就会把他摔下来,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就是捧杀!

总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谓功遂身退,其实是最好的处事法则!你以为你立了大功,志得意满,就可以一直往上走,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许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天”已经将你朝下拉了,这就是自然规律,你若自己能放下身段,立即主动低调,可能还会有一个比较安稳的结局。

这个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啊,吕不韦,和珅都是这样的例子。那么强大的秦,结果二世就亡了。盛世之后必然是乱世,而大乱之后也必然有大治。

《道德经》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别跑到太前面去了,冒出来引人注目,枪打出头鸟,要躲在后面。而“慈爱”和“俭朴”是帮你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人设,降低和别人之间的竞争。注意,这句话中一个重点在于:“持而保之”。就是说,“慈”和“俭”可不是说自己有多么崇高的奉献精神,不是出于利他的动机,而是这么做是能够让自己继续维持“好”的状态,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中所说的“圣人”指的是最擅长处事的人。

你看圣人做了很多好事,但这不是在做慈善事业,而是想要达到自己目的的策略。因而,《道德经》的“道”是有其暧昧性质的。一方面,“道”是绝对的规律,另一方面,聪明的人可以利用“道”给自己带来好处。所以,《道德经》中的圣人和儒家所说的圣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儒家的圣人,是头顶上带了八圈的光环的圣贤。而《道德经》中的圣人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将“人”放在自然之中,将人和其它万物一样对待。

孔子谈“圣贤”,是人人皆可学。孟子主张性善,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成为圣贤的基因。总之,儒家的立场是努力将人内心的“圣贤之质”挖掘出来,最好是圣人满街跑。

《道德经》中的圣人,厉害的地方就是,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领悟了别人领悟不了的东西。反其道而行,采取不争的态度,举世皆争我不争,那最终这个不争的人才会有。

咱们回到战国的历史脉络上来,原始的《道德经》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之书,他是给国君看的,而不是给一般的老百姓做策略指导的。它在第31章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好的兵器都是不祥之物,正因为它好,它才不祥,因为它的破坏力会更大,它能杀更多的人。

《道德经》的思想是无为,他反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国君个个野心勃勃 权势者的欲望高涨无节制,而这种欲望全都需要老百姓来买单。老子如果放弃谈目的,谈得到,而是直接谈真善美,恐怕没有哪个国君愿意去听。老子就是在这样的年代提出了非常状态下的非常说法,他的时代,周朝的礼制早已彻底崩坏,他希望即使不能说服国君停止战争,至少也能降低变乱,给人一点通往平静的亮光。

但事实上,老子并未立刻说服战国的国君,这套学说发挥作用,要再等上百年,等到秦国武力征服了六国,然后又有秦末大乱,一直到汉初,社会、人民迫切需要休息,汉朝皇帝相信了“黄老” ,在政治上,部分实现了无为而治,而正是这种无为政治,奠定了汉朝的统治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的基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