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典故传说——舟楫过堤抬船路

来源:知音汉阳

汉阳江堤街东南隅的东临长江、南接黄家院子、西依南太子湖、北抵合作新村的约1.5公里狭长地带,旧名抬船路。

清代中期以前,这里是汉阳南乡诸多湖泊通连长江的一片水域,亦为各路船舶出入长江和湖区的天然航道。水丰时节,江水倒灌进入南太子湖并通往周边诸湖;每遇江洪,湖水随之漫溢,湖畔田地农舍便成“泽国”,百姓深受其苦而怨之。

正德元年,知府蔡钦主政汉阳,邑人胡昌贵领衔集资,始筑汉阳城西药王庙至沌口虾蟆矶,全长20余里的拦江堤。数年后,堤身雏形出现,开始阻止江水灌入内湖,而湖区与江水之间的航道也随之被截断,船舶无法直接由此通行。

在水运物资流通的主渠道时代,船舶通行当然事关重大,于是人们开始设法抬船过堤。

那时,黄家院子有个叫黄老五的后生,长得五大三粗,经常给人出卖劳力,但头脑并不简单。闲暇时,他隔三差五地在堤边转悠,一不小心发现了这里的“商机”。

他暗自思忖:“倘若把四乡力夫邀在一起来抬船,定然不缺生意。”

于是黄老五走家串户,将认识和不认识的力夫们招来,商议这抬船的营生。这些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力夫们,当然一拍即合。

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大家感到这抬船的生意真的还不赖——干活一张一弛,分得银两,养家糊口也问题不大。后来,参加抬船的力夫越来越多,来此过堤的大小船只也多了起来。

在黄老五的提议下,力夫们凑了一些银子,在堤侧搭起若干茶舍、凉亭。大家每天到此聚合,随时接受船主“来抬船嘞”的召唤。闲时,就坐下饮茶、咵天、嗑瓜子,顺便交流抬船的门道和尖板眼。

久而久之,这些力夫们慢慢摸索出“正抬”和“反抬”的窍门。

“正抬”,是由数十至百余力夫抬较大的商船、货船。船体愈大愈重,所需力夫愈多。力夫们先在堤面至水边的坡道上浇水,随即赤脚上“阵”,手抓船舷,前拉后推,将船从水中移至堤脚边;接着在船舱内以多根木杠横支船舷,木杠上系着 粗麻绳,麻绳上端再套木杠扛在力夫们的肩上;另将若干麻绳套过船底,上方系木杠抬之;还有的力夫直接背负或拽扯麻绳。准备停当,大家喊着号子,一起用力,亦抬亦拖亦推,将船搬上堤顶;稍事歇息后,又亦抬亦滑亦拉,将船缓缓下放到堤的另一侧水中。一次“正抬”,短则需要好几个时辰。若船中货物较多,往往需要卸下一部分货放在岸边,船被抬过堤之后再搬运装货入舱,总共所需时间往往要一两天,甚至更长。

“反抬”可就简单多了:由力夫7~11人(单数)先将小船(划子)推、拖上岸,将其翻身,使船舱倒扣、船底朝天。随后力夫们分别蹲在船的左右两边,面朝船头,抬起船扛在肩上,左边的人用右肩,右边的人用左肩,然后一起缓缓站起;船头下面再站一人,双手撑举掌握方向。大家“嘿嗬呀嗬”一步一步挪动双足,将小船从堤一侧抬到另一侧。

黄老五和力夫们就这样抬了一辈子船,子孙们后来传承了这行当,也一代一代继续抬船。无论赤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只要有船舶到此出入大江和湖区,就会有抬船力夫在这里抬船。

年复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几百年过去了,堤两侧地皮上留下了一代代力夫们沉重脚步踏出的多条小“路”和抬船、拖船、推船的痕迹。不知何年,抬船路之名应景而生。

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木船淡出此地,抬船路渐渐听不到力夫的脚步和号子声。此时来自汉阳鲤鱼洲一带从事“打铳”的一些小船若在此过堤,则多由猎人们效仿当年“反抬”之法。在今鲤鱼洲一带水域中,人们偶尔还可瞅到当年被抬过的那种小船。

60年代中期,抬船路一带退化为罕有人烟的野地荒滩,抬船之事完全终止,这“抬船路”之名却流传下来,直至本世纪初……

抬船路,承载着的是一种历史,见证的是交通日新月异发生的巨大变化。

舟楫过堤抬船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阳典故传说——舟楫过堤抬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