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解开“因果律”的神秘面纱

从缘起、因果、无常、四谛……,认识人世。

从八苦,六根、六尘、六识、五蕴、五毒、十戒、念头、造业、我执、无明……,认识人生。

从平常心、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佛学六度,慈悲喜舍无量心,认识慈悲智慧。

娑婆世界,俗世凡尘的矛盾冲突中,所追求的“道”,就是《道德经》说的,像“水”一样高尚和美好,也是佛祖说的净土和极乐世界。

《西游记》里,孙悟空斩妖除魔,惩恶扬善,善恶分明,而唐僧则心静如水,以善为先,他们一个刚强,一个柔弱,虽各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心向善,最后都得道成佛。

《红楼梦》简朴则兴,奢侈则败。

《水浒传》忠义则生,贪嗔则灭。

《三国演义》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贪、嗔、痴、慢、疑的画卷,最终,是非成败转头空,只剩下,青山依旧夕阳红。

“不公不义”,是烦恼、痛苦、冲突、祸害的根源,无明的秽土。

将佛法经书贴近社会,深入生活去理解,就会深刻感悟到,贪嗔痴慢疑是“因”,不公不义是“果”,而“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是普度众生到达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

佛学的般若经典,金刚经、心经、楞严经、法华经、阿弥陀佛经……,诸多佛法经书开示众生,克服“贪嗔痴”,破除“我、法执”,普度众生到达“慈悲喜舍”的极乐净土,一个众生平等,众善奉行的幸福彼岸。

佛法经书开示和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那么,极乐净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一个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世界,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慈悲喜舍无量心,和“上善若水”的“洪荒力量”。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文明的冲突”、“酱缸文化”、“奶嘴文化”、“血酬定律”、“潜规则”……,等等,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贪嗔痴慢疑“五毒”造孽的结果。

一切唯心造,什么样的“心”造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五、解开“因果律”的神秘面纱)